“前女友是个HIV携带者。
知道之后,我感到身体的某个地方藏着一小团沉睡的HIV病毒,指不定什么时候就醒来了。有个头疼脑热,我就能想到死。身边的人感冒咳嗽,我就觉得他有艾滋病。
窗口期那段日子,感觉自己快疯了!”
恐艾症,即艾滋病恐惧症,是一种对艾滋病强烈恐惧,并伴有焦虑、抑郁、强迫等多种心理症状和行为异常的心理障碍。
一般来讲,恐艾者有两种:怀疑自己感染HIV病毒,或非常害怕感染并有洁癖等强迫症表现。
全国近100万人遭受“恐艾”折磨,他们是被忽视的痛苦群体
恐艾者群体比我们想象中要庞大得多,症状也比我们想象中严重得多。极端恐艾患者会出现严重的偏执症状,即使检查显示“HIV阴性”,他也会不相信医院诊断,对自己得病一事深信不疑恐艾,公开宣称自己有艾滋病,还动员亲戚朋友都去做检查。成都市恐艾干预中心的心理咨询师张珂说:
“目前全国有80万~100万的恐艾患者,部分属有重度抑郁、精神分裂等倾向的重度患者。如果算上有恐艾倾向的群体,该数字可能更大,达到千万量级。”
其实,我们身边有无数“恐艾者”,他们每分每秒都在遭受心理折磨,却无法向亲友倾诉,只能披着马甲在社交网站跟陌生人抱团。
某度的“恐艾吧”是中国最大的“恐艾”社区,有11.3万的关注者,发帖数多达将近1500万。
但即便这样,恐艾者也难免遭到恶意语言攻击和性骚扰。正因为群众及网络平台对艾滋病传染性的过度夸大和误解,才会有这么多无脑恐艾的人——“去公共泳池游泳会不会得艾滋病?”;才会有那么多毫无道理的恶毒声音——“生活不检点的人才得这种脏病!活该!”
艾滋=不检点?受害者有话说
“我和男朋友异地恋。最近恐艾,我发现他一年前就开始约P了。
我并不伤心,更担心自己的身体,怕自己得上不好的病。
我买了自测试纸、在论坛求助、去医院做了无数次检查。后来有了强迫症,总觉得医院误诊。
一旦出现感冒啊、拉肚子啊这些疑似艾滋病的症状,我就吓得要死。我不敢和亲人朋友有亲密接触,也没心思找新男友。虽然艾滋病的窗口期只有3个月,但我用了整整一年才彻底‘脱恐’。
从这次可怕的经历,我学到了两点:
1、珍爱生命,远离渣男;
2、比艾滋病更可怕的,是怀疑自己得了艾滋病。”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各大论坛的恐艾群体。你会发现,那些习惯于出入性交易场所的人,对于染病一事多少是有些心理准备的,他们大多只在心里后悔,很少在网上讲述经历,故意找骂。
真正害怕的、求助的,几乎都是被伴侣隐瞒的、年少无知的、一时大意发生高危行为的。平时都是安分守己的小老百姓,一样向往着恋爱结婚生宝宝,不能因为他们“恐艾”了,就说他们“不检点”,这未免太不讲理。
一个女孩去菜市场买菜,无端被陌生老太太扎了一针,针头上带有艾滋病人体液。活该吗?
老公隐瞒了自己是HIV携带者,结果自己和孩子都染上了HIV。活该吗?
2018年,英国爆发了史上最大医疗丑闻,7500余人因输“美国血”感染艾滋。活该吗?
我们不难发现,恐艾心理的产生,一是因为艾滋病本身太可怕,二是因为有的人对艾滋病缺乏正确认识,对艾滋病患者进行恶意嘲讽,甚至幸灾乐祸。得了艾滋病,不仅意味着无法健康生活,还意味着众叛亲离,慢慢被大家隔离。
电影《最爱》中,患上艾滋病的男女主各自被以前的爱人抛弃后相爱,却依然得不到人们的祝福
恐艾是病,"脱恐"可从四点入手
人人都怕得病,但艾滋病毕竟不是一般的病。艾滋病致死率高、潜伏期长、早期症状多样且不明显,所以恐艾者很容易对号入座,长期处于恐惧和焦虑中,影日常生活。那么,怎样才能“脱恐”呢?
饺饺觉得,可以从以下四点入手:
1、洁身自好,时刻注意保护自己
统计表明,新增HIV感染者中通过性行为传播的占比在90%以上。有的人纵欲成性,但如果非要万花丛中过,就别想着片叶不沾身。对这样的人,饺饺只想说:有需求的话麻烦您圈内解决,不要祸害老实人;平时多做检查,早发现早治疗。
对于安安分分的普通人,明确生活中潜在的艾滋传染风险,也能让自己免于“恐艾”阴影。
女孩被来路不明的朋友去夜店,有人在她的酒杯里放了摇头丸,后来她染上毒瘾,再后来多次注射毒品,染上艾滋病。
所以,尽量不要让自己置身于夜店等有风险的场合,不要和来路不明的人打交道,不要被眼前利益或所谓的“爱情”冲昏头脑,任何行为都要以保护自己为前提。
2、了解艾滋病相关知识,不要自己吓自己
艾滋病本身就来势汹汹,加上人们过度夸大其传播性,好像一不留神就会被传染。上网搜的话,感冒发烧拉肚子,统统都是艾滋病的早期症状。其实,只要通过专业途径了解一些艾滋病知识,自然就不会无脑“恐艾”了。
比如:
艾滋病只能通过性传播、血液和母婴传播,和HIV携带者一起吃饭不会得艾滋病;
艾滋病毒脱离体液1分钟后会死亡;
美国研究机构临床实验,与已知艾滋病患者,无套XJ,被传染的概率不高于3%;
确诊HIV感染唯一的方法就是HIV检测,其他怀疑都没有意义。
HIV自测试纸
3、切记讳疾忌医,“恐艾”就去医院做检查,瞎猜不解决任何问题
恐艾患者的心态很矛盾,他们讳疾忌医,不敢去医院,怕查出来有HIV;但又想找人倾诉,所以只敢在论坛上寻求共鸣和心理安慰,其实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长此以往,人会变得神经质,连医院的检查都不信了,更不敢与别人亲密接触。即使过了窗口期,“恐艾”的阴影也挥之不去,觉得到处都是HIV携带者,恨不得被陌生人碰一下就要去查HIV。
所以,“恐艾”时要马上去医院检查,相信医院诊断,不要让一时恐惧演变成心理疾病。
4、必要的时候,需寻求心理干预
有的人天生胆小敏感,就喜欢胡思乱想吓唬自己,甚至会导致抑郁、焦虑、神经质、躯体化障碍等。这种时候需要进行心理疏导,寻求专业帮助,避免问题进一步扩大,严重影响日常生活。
只要做到以上四点,就能在很大程度上缓解“恐艾”心理。
而且,从概率学角度看,艾滋病毒要是知道这么多人“恐艾”,估计都要哭了:
“老子可是公认的头号疑难杂症哎!你们人类要是这么容易就得了,我岂不是很没有面子?”
声明:非沟通不合作,转载、投稿请务必私信精益医疗的饺子姐。获得授权后,标明文章出处“头条号-精益医疗”。
点击关注,不错失,不迷路
精彩继续:
医生耐心多说几句话,医患纠纷减少一大半
医生有话说:“你们这些患者啊,真的让我哭笑不得!”
真正有效的减肥药,终于要问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