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团队发现了全球第二例未经治疗而自愈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从埃斯佩兰萨患者和旧金山患者身上看到了治愈艾滋病的希望。 (ICphoto/图)
2021年11月16日,美国《内科医学年鉴》发表一项研究,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拉贡医学研究所的研究团队发现了全球第二例未经治疗而自愈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这位患者来自阿根廷,被称为“埃斯佩兰萨患者”,其体内超过11.9亿个血细胞和5亿个组织细胞中没有检测到完整的HIV基因组。
从1981年美国首先发现艾滋病患者以来,艾滋病已经肆虐人间40年。有关艾滋病的治愈有一连串清晰与模糊交织的名字和术语,他们是柏林病人、伦敦病人、波士顿病人、密西西比病人、旧金山患者和今天的埃斯佩兰萨患者。与此相对应的是,艾滋病的治愈、功能性治愈和自愈。
柏林病人蒂莫西·布朗在2007年接受了有CCR5Δ32突变基因的骨髓移植,之后长期未在体内检测出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据此认为患者被治愈了,但这名病人已于2020年死于癌症。之后,美国的两名波士顿病人、伦敦一名男子也接受了类似柏林病人的骨髓疗法治愈艾滋病,之后在体内检测不到HIV,被视为治愈了艾滋病。
不过,即便是他们体内都没有查出HIV,也并不意味着完全治好了艾滋病,因为对波士顿病人停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ART)12周、32周后,又在他们体内检测出了HIV。此外,2011年美国密西西比的一名女婴出生后就采用鸡尾酒疗法(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治疗18个月,然后检测其体内的HIV为阴性。对其停止治疗后10个月,仍未在体内查到HIV。2013年,医护人员宣布“功能性治愈”了密西西比病人。但是,2014年7月,对密西西比病人检测,发现HIV卷土归来。
从柏林病人、密西西比病人到伦敦病人,都是采用了骨髓疗法和药物疗法。但是,此次的埃斯佩兰萨患者被认为是自愈的。此前的2020年还有一位美国的旧金山患者洛伦·威伦伯格被视为全世界第一例自然自愈的HIV感染者。所谓自愈是指没有经过干细胞移植治疗,但体内检测不到HIV,因此又称清除性治愈病人。
由此又过渡到另一个解释,所谓的精英控制者,即一些HIV感染者的免疫系统可以在不使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治疗的情况下控制病毒。虽然他们体内仍然存在HIV病毒库,但病毒无法复制,也不会让人产生艾滋病症状。由于不会对机体造成影响,可以无须用药物治疗。
埃斯佩兰萨患者是在2013年首次被诊断感染了HIV-1,经过8年的随访检查和总共10次的病毒载量检测,在她体内没有检测到活跃的病毒,也没有发现任何HIV-1相关疾病的证据。但是,她在2019-2020年间怀孕期间服用了少量的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在生下健康(HIV-1阴性)的婴儿后,她停止了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治疗。而且,她与所有其他精英控制者和治疗后控制者的区别在于,在大量细胞中没有检测到完整的HIV-1原病毒和具有复制能力的HIV-1病毒颗粒。
从埃斯佩兰萨患者和旧金山患者身上看到了治愈艾滋病的希望。同样是上述研究团队在2020年发表于《自然》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可能找到治疗艾滋病的有效而普遍适用的疗法。研究人员对64名HIV精英控制者和41名服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的个体的数以亿计的细胞进行测序,发现精英控制者体内的HIV病毒库似乎无法被激活,这可能是他们不用药物但又能控制HIV水平的原因,而且这也揭示了HIV感染可以功能性治愈的一种方式。
尽管其中的确切原因尚无法确认,但一个重要原因是,精英控制者体内的HIV与一般HIV感染者有所不同。在绝大多数HIV-1型感染者中治愈艾滋病,HIV往往会整合到人体细胞基因组的活性位点上,因而有利于病毒的复制。而精英控制者体内的HIV并非是位于人体细胞活性区域,而是在非活性区域。HIV存留于人类基因组非活性区域中既可能难以复制,也可能在不引发艾滋病症状的情况下继续存在。
研究人员在对其中一名精英控制者进行分析后发现,在15亿个细胞中并未发现完整的HIV,说明精英控制者机体的免疫系统能移除其机体中所有完整的HIV基因组。这种情况也被称为宿主依赖性抑制病毒复制机制。另外,对埃斯佩兰萨患者和旧金山患者的研究也表明,他们都有一种共同的特定杀伤性T细胞反应,能抑制HIV的复制。
张田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