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丝带
1.艾滋病:
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其病原体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亦称艾滋病病毒。艾滋病是影响公众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2.传染源:
HIV 感染者和 AIDS 患者。HIV 主要存在于传染源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胸腹水、脑脊液、羊水和乳汁等体液中。
3.感染和传播途径:
经性接触(包括不安全的同性、异性和双性性接触),经血液及血制品(包括共用针具静脉注射毒品、不安全规范的介入性医疗操作、文身等),经母婴传播(包括宫内感染、分娩时和哺乳传播)。
4. 高风险人群:
主要有男男同性性行为者、静脉注射毒品者、与 HIV/AIDS 患者有性接触者、多性伴人群、性传播感染(STI)者。
5.病原学理化特征:
HIV在外界环境中的生存能力较弱,对物理因素和化学因素的抵抗力较低。一般消毒剂如:碘酊、过氧乙酸、戊二醛、次氯酸钠等对乙肝病毒(HBV)有效的消毒剂,对 HIV 也都有良好的灭活作用。除此之外,70% 的酒精也可灭活 HIV,但紫外线或 γ 射线不能灭活HIV。HIV对热很敏感,对低温耐受性强于高温。56 ℃处理30min可使HIV在体外对人的T淋巴细胞失去感染性,但不能完全灭活血清中的 HIV;100℃处理20min可将HIV完全灭活。
6.实验室检查:
主要包括HIV抗体检测、HIV核酸定性和定量检测、CD4+ T淋巴细胞计数、HIV耐药检测等。
7.临床表现与分期:
从初始感染HIV到终末期是一个较为漫长复杂的过程,在病程的不同阶段,与HIV相关的临床表现也是多种多样的。根据感染后的临床表现,HIV 感染的全过程可分三个期即急性期、无症状期和艾滋病期。
(1)急性期:
通常发生感染HIV的6个月内。部分感染者在急性期出现HIV病毒血症和免疫系统急性损伤相关的临床表现。临床表现以发热最为常见,可伴有咽痛、盗汗、恶心、呕吐、腹泻、皮疹、关节疼痛、淋巴结肿大及神经系统症状。大多数患者临床症状轻微,持续1~3周后自行缓解。此期在血液中可检测到 HIV RNA 和 p24 抗原艾滋病急性期,CD4+ T淋巴细胞计数一过性减少,CD4+/CD8+ T淋巴细胞比值倒置。部分患者可有轻度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或肝生化指标异常。
(2)无症状期:
可从急性期进入此期,或无明显的急性期症状而直接进入此期。持续时间一般为 4~8年。其时间长短与感染病毒的数量和型别、感染途径、机体免疫状况的个体差异、营养条件及生活习惯 等因素有关。在无症状期,由于 HIV 在感染者体内不断复制,免疫系统受损,CD4+ T淋巴细胞计数逐渐下降。可出现淋巴结肿大等症状或体征。
(3)艾滋病期:
为感染 HIV 后的终末阶段。患者CD4+ T淋巴细胞计数多
8.诊断标准:
诊断原则:HIV/AIDS 患者的诊断需结合流行病学史(包括不安全性生活史、静脉注射毒品史、输入未经抗 HIV 抗体检测的血液或血液制品、HIV 抗体阳性者所生子女或职业暴露史等),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等进行综合分析,慎重做出诊断。HIV 抗体和病原学检测是确诊 HIV 感染的依据;流行病学史是诊断急性期和婴幼儿HIV感染的重要参考;CD4+ T淋巴细胞检测和临床表现是HIV感染分期诊断的主要依据;AIDS 的指征性疾病是 AIDS 诊断的重要依据。HIV感染者是指感染HIV后尚未发展到艾滋病期的个体;AIDS患者是指感染 HIV 后发展到艾滋病期的患者。
9.抗病毒治疗
(1)治疗目标:最大限度的抑制病毒复制使病毒载量降低至检测下限并减少病毒变异;重建免疫功能;降低异常的免疫激活;减少病毒的传播、预防母婴传播;降低HIV感染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减少非艾滋病相关疾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使患者获得正常的预期寿命,提高生活质量。
(2)国内现有抗反转录病毒药物:目前国际上共有六大类30多种药物,分别为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RTIs)、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NRTIs)、蛋白酶抑制剂(PIs)、整合酶抑制剂(INSTIs)、融合抑制剂(FIs)及CCR5抑制剂。国内的抗反转录病毒治疗药物有NRTIs、NNRTIs、PIs、INSTIs以及FIs五大类(包括复合制剂)。
10.预防措施
预防措施
(1)正确使用安全套,采取安全的性行为;
(2)不吸毒,不共用针具;
(3)推行无偿献血,对献血人群进行HIV筛查;
(4)加强医院感控管理,严格执行消毒制度,控制医院交叉感染艾滋病急性期,预防职业暴露与感染;
(5)控制母婴传播;
(6)对HIV/AIDS患者的配偶和性伴、与 HIV/AIDS患者共用注射器的静脉药物依赖者、以及HIV/AIDS患者所生的子女,进行HIV相关检测,并提供相应的咨询服务。
(7)对于感染HIV高风险人群,在知情同意以及高依从性前提下提供抗病毒药物来进行相应的暴露前预防和暴露后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