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艾滋病日
携手防疫抗艾 共担健康责任
今天是第33个“世界艾滋病日”,今年我国宣传活动主题是“携手防疫抗艾 共担健康责任”(英文主题为“Global solidarity, shared responsibility”),旨在强调在全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艾滋病急性期,加强团结协作,强化压实政府、部门、社会和个人“四方责任”,携手应对新冠肺炎、艾滋病等全球范围内重大传染病挑战,共同抗击艾滋病,为实现艾滋病防控目标、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努力。
WORLD AIDS DAY
世界艾滋病日
12月1日上午,在第33个世界艾滋病日来临之际,青岛西海岸新区中心医院开展主题为“携手防疫抗艾,共担健康责任”宣传活动。宣传活动从线上到线下,宣传场地从院内院外。
线下宣传从院内到院外
12月1日
西海岸新区中心医院门诊大厅
世界艾滋病日
院内宣传由青岛西海岸新区中心医院感染性疾病科联合门诊部的医护人员在门诊大厅开展艾滋病宣传活动,向广大患者发放艾滋病宣传页300余张,并为个别患者送上了艾滋病高危行为干预包。
世界艾滋病日
12月1日
马濠公园
世界艾滋病日
院外宣传由健康管理科、外科一支部、行政后勤二支部部分党团员在马濠公园开展宣传活动,为患者进行血压测量、为群众进行艾滋病知识讲解,提供健康咨询,并免费发放宣传资料及避孕套300余份。
同时,医院通过微博、微信开展线上宣传,此次宣传活动旨在号召社会大众行动起来,主动了解艾滋病,避免发生高危行为,引导广大群众和家庭追求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有效地预防艾滋病的流行和蔓延。
世界艾滋病日
艾滋病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传染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HIV是一种极为细小的球形病毒,当它进入人体后主要寄生于免疫系统的CD4 T淋巴细胞内,并大量破坏该细胞,导致全身免疫力渐渐丧失,引起并发症而死亡。那么,关于艾滋病,因为有很多不了解的地方,很多人都会有一些误区,你有这样的认识误区吗?该如何科学防治艾滋病呢?快来一起看看。
关于艾滋病,你需要知道的4句话
关于艾滋病,有这些认识误区
误区一:母亲是HIV阳性,孩子也一定也是!
虽然母婴传播是艾滋病的传播方式之一,但是如果经过一个规范的母婴阻断的处理,在妊娠早期开始吃抗病毒药,妊娠后期这个病毒被完全抑制的话,小孩被感染的机率在1%以下。也就是说99%以上的HIV感染者的妈妈可以生出一个健康的宝宝。
误区二:网购HIV自检试纸,可信度高吗?
自检的试剂有好几种,有做口腔涂抹的检测,还可以用血液或尿液来检测,所有这些试剂都可以使用。但是不能完全取代去医院做检测,如果自检结果出来有怀疑,还是要去医院抽血做补充实验。
通过网购自检试纸自己筛查一下是可以的,但是一旦有高危行为,还建议去医院测。与此同时还有窗口期的问题,窗口期就是从暴露到检测出来的时间,有一段时间有可能会检测不到,快的话一个月就能检测得到,慢的话一般也就三个月时间。
如果去医院直接做一个核酸检测,就比较快能排除或确定。尽管网上可以购买这样一些试剂自己检查,但是,最终还是要去医院做正规的血液检查,才能够让自己更加放心。
误区三:同性恋一定会患有艾滋病
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同性因为同性性行为是比较容易感染艾滋。同性恋和同性性行为不完全是一个概念。同性性行为感染HIV的危险性很高,前提是其中有一方必须是阳性,如果两个都是阴性,就不会传染。一旦发生同性性行为,一定要采取保护措施。
误区四:得了艾滋病就是死路一条
其实并不是这样,通过长期吃药就能抑制这个病毒。现在医疗技术在发展,尽管暂时还没有办法完全治愈艾滋病,但是只要按照医生嘱咐好好吃药,就可以长期把这个病毒抑制住,必须确保90%以上的依从性。
就以广东为例,这几年,基本上我们每年监测的这些人群,他们的病毒抑制率都在97%左右,完全抑制率非常高。当HIV被完全抑制以后可能不会破坏免疫系统,免疫功能维持一个接近正常或者是正常的水平的时候,可以达到和正常人差不多的寿命艾滋病急性期,据研究显示仅比正常人相差五六年的时间。
将来会有更多更好的药物,副作用更小。按时吃药,遵医嘱,做到90%以上的坚持,其实是跟正常人是没有太大的差别的。
感染HIV很快就会死吗?
答案:不会。
从感染HIV到发展为艾滋病,大致经历急性期、无症状期和艾滋病期三个期。
第一期:急性艾滋病毒感染
这是指体内存在HIV病毒但抗体尚未阳转阶段,是HIV病毒或抗原能够被检出但抗体检测为阴性或不确定的“窗口期”。通常在感染病毒后的2到6周内,人体免疫系统和艾滋病毒有一场激烈较量,此时出现症状与其他病毒性感染(比如流感)症状相似,通常持续1到2周,然后完全消失。症状包括:头痛、疲劳、肌痛、咽喉痛、淋巴结肿大、红色皮疹(通常在躯干上)、发热。
约半数HIV急性期患者会出现皮疹,常首诊于皮肤科。急性期感染者体内具有较高病毒载量,传染性强,及时诊断并进行行为干预具有重要的流行病学意义。
第二期:慢性艾滋病毒感染
当免疫系统与艾滋病斗争失败,流感样症状会消失。医生称之为无症状或临床潜伏期。有一部分人可能没有第一阶段症状,没有意识到被感染,但能把艾滋病传染给其他人,这一阶段可持续10年或更长时间。
在此期间,未经治疗的HIV将杀死CD4T细胞并破坏免疫系统,CD4细胞数量会下降,而且感染者会很容易受到其他病毒感染。
第三期:艾滋病期
艾滋病是HIV感染的晚期阶段。在这一阶段,可能出现很复杂的临床症状,比如时时刻刻感觉疲劳;脖子或腹股沟有肿大淋巴结;持续10天以上的发烧;盗汗;不明原因消瘦;身上出现紫色斑点且不会消失;气短;严重的会长期腹泻;口腔、咽喉和阴道出现真菌感染;瘀伤或无法解释的出血现象等。
感染者的无症状期持续时间可长可短,少则2年,多则可达20年,其长短与感染途径密切相关。一般情况下,经血感染者(主要为非法采血与共用注射器)为4—5年,性交感染一般为11—13年,如果一个感染者的无症状期能达到13年,就可以被称为长期生存者。当感染者体内的免疫细胞已无法与HIV抗衡时,就标志着进入HIV感染的最后阶段,称有症状期。这时,感染者被叫作艾滋病(AIDS)患者,他们非常容易受到其他疾病感染,一些普通的传染病如肺炎等,一旦进入他们的机体就会无法控制,在6至24月内他们就会死亡。
小贴士:关于窗口期的误区
在窗口期是检测不到艾滋病病毒抗原或抗体,但体内已有艾滋病病毒。该阶段患者由于不自察已感染,而容易发生无保护性行为,造成艾滋病的蔓延和播散。有资料证明超过一半感染者是被刚感染的感染者感染。
艾滋病窗口期(WindowPeriod)究竟有多长时间?国内不同医疗机构、医生给出答案不一,这本质上是因为人类对艾滋病毒的认识和检测技术一直在不断进步产生的。
一直被大家公认的艾滋病窗口期为3个月,这是针对80年代检测手段而言。随着人类对HIV认识不断加深,HIV的酶学、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突飞猛进,HIV抗体检测试剂盒中的抗原成分从第一代的混合抗原,发展到第二代的基因重组抗原,第三代的嵌合抗原等,第四代又结合了HIV核酸检测及HIV抗原测定,试剂检测的灵敏度、准确度大大得到提升,窗口期被一再缩短,1996年WHO就已将艾滋病窗口期修正为2—3周,不同国家在此基础上也将本国窗口期修正为3—6周不等。
2014年,我国艾滋病毒检测窗口期已缩短至2周以内,这是指用四代试剂检测的窗口期。但目前国内普遍使用的是三代试剂,因此,在我国,艾滋病的窗口期是3—6周。也就是说,高危性行为后3周阴性就可以基本排除艾滋,6周则可以完全排除。
只要接触了艾滋病感染者就一定会被感染吗?
答案:不是。
影响HIV感染的因素:感染源+感染途径+感染量+易感人群
1、必须有足够量的病毒进入到非感染者体内,并在体内存活下来,才能完成感染。
2、HIV病毒载量:急性期感染和晚期感染病毒载量很高,传染性强。
3、日常生活不传染。包括一个艾滋阳性的母亲,只要孩子出生没感染,没有进行母乳喂养,孩子不会被母亲传染。一个成年的孩子查出,不用担心你传染给爸妈;同样,成年的孩子照顾感染艾滋的父母,也不会被传染。
对于HIV病毒离开人体就失活了吗这个问题,杨碧莲指出,通过研究表明,病毒载量越高,HIV病毒彻底失活所需的时间就越长。一般来说,血液的HIV病毒载量较高,比如使用过的注射针头残留血液里,没有完全消毒的手术器械缝隙内,HIV可以存活数天时间。携带HIV血液中的病毒含量较高时,在室温中放置96小时,病毒仍具活力。这就提示需要预防医源性感染。
对于一些病毒载量很高的HIV培养液,室温下HIV可保存活力达7天,被HIV污染的物品在3天内会有传染性。在37℃下,HIV在含血清等有机物的液体中感染活力可持续14—21天,在水溶液中可存活7—14天,而在4℃下无论有无有机物存在,感染活力均>35天。这提示需要注意实验室安全。
但是,干燥可明显降低HIV的生存活力:在灭菌干燥滤纸片上的HIV,死亡时间大概在10—20min之间。这说明日常生活不太可能传播艾滋病,大家不必过分恐慌。
感染HIV后有后悔药吃吗?
答案:有。
HIV阻断药是一种极有效的补救措施,最佳的阻断时间是2小时,阻断成功率在99%以上。之后,成功率会开始逐渐下降,但72小时内仍有较高的成功率,被称为黄金72小时。
HIV阻断药,也叫暴露后预防药物,是指在发生高危行为之后,用来防止HIV病毒扩散的药。原理是切断艾滋病病毒复制过程,防止病毒从已感染的细胞扩散,从而感染更多细胞。
以性传播为例:病毒先侵犯黏膜部位,穿过黏膜屏障后进入人体组织、细胞、淋巴结,并在淋巴结繁殖,最后进入血液。阻断原理是在病毒到达血液之前将病毒杀死,以达到阻断目的。发生暴露后,越早服用阻断药,药物的血药浓度就能越早升上去,以保证在病毒进入血液前起效。
总之,HIV感染危害大,目前HIV/AIDS尚不能完全治愈,为阻止HIV传播,需要以防为主。
2020年预防艾滋病最新核心信息
来源:综合自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中国疾控中心艾防中心、人民网-人民健康网原创报道等
感染性疾病科、健康管理科来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