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中医药防治艾滋病专家组组长、河南中医学院三附院李发枝教授
河南省重点艾滋病村卫生室
河南省中医中药治疗艾滋病村卫生室
李发枝教授为病人诊脉
治疗艾滋病中药“益艾康胶囊”
艾滋病病人身体恢复后工地干活
艾滋病病人
河南中医学院与尉氏县中医院远程会诊
(中国网讯 记者 吴婧)艾滋病是一种目前尚无有效治愈办法、病死率极高的传染病。它是当今人类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上个世纪末,河南部分农村地区百姓由于有偿献血感染了艾滋病毒,21世纪初,感染者进入艾滋病爆发期,挣扎在生死边缘。这些病人98.3%分布在农村,他们所在的县大都是国家级或省级贫困县。
自2004年中医中药治疗艾滋病试点项目在河南实施以来,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部署,河南成立了全省中医中药治疗艾滋病试点项目小组、专家组、和学术专家咨询组。以项目县中医院为依托、村卫生室为主要治疗场所,进行诊疗工作。已经走过了十年的历程,项目专家组带着感情、带着爱心和责任坚持深入一线巡诊救治。无论是炎热酷暑的夏日,还是冰雪寒冷的严冬,无论是正常的工作时间,还是节假日的休息时间,只要是需要出诊、会诊或是巡诊,大家都义无反顾的奔赴现场全力救治。在这十年里形成了坚持不懈、勤奋敬业、乐于奉献、不图名利,科学严谨、勇于创新,知难而进,无怨无悔的团队精神。涌现出以李发枝教授为代表的先进人物。参与项目实施的医务人员,从省级专家到一线乡村医生,都牢固树立“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带着深厚的感情,细心救治每一个病人。
河南省中医药防治艾滋病专家组组长、河南中医学院三附院李发枝教授今年已是71岁高龄仍然奋战在艾滋病防治的岗位上。李教授从项目实施到现在每周二下午坚持为艾滋病人免费诊治治愈艾滋病,从最初在上蔡中医院,后来转至尉氏县中医院,再到近两年的网络远程会诊,十年如一日,坚持不辍,风雨无阻。在接受采访时回忆十年来的艾滋病防治历程,几度潸然泪下,忘不了艾滋病人被顽固性腹泻夺去生命,带给他的痛心。2005年,他去上蔡县研究解决艾滋病人顽固性腹泻的问题,这种腹泻死亡率极高,治疗十分棘手。每去一次治愈艾滋病,他都给病人换一次方,第三次去病人就死亡了。他日思夜想,熬白了多少头发,翻了多少医典和资料,最终研制出泻痢康胶囊,大幅度降低了患者的病死率。
当我们的记者来到河南尉氏县实地采访是,接触到一些接受了近十年中医治疗艾滋病患者。他们并不像想象中的艾滋病患者那么消瘦和萎靡不振。相反他们男的帮人盖房、务农赚钱,女的三五成群在农家院子里聊天、帮子女带孩子。在村卫生所医生的指引下我们在一工地见到了一位患有艾滋病中年男子,他今年46岁,十年前正是壮年的他由于卖血患上艾滋病,据他描述,当年由于病情加重泄泻、发烧、身体变得消瘦,自己连棺材都准备好了,但是在李发枝教授和其他医生的中医药辅助治疗下,长期服用“益艾康胶囊”。十年后的他身体变的强健还可以帮人盖房子、打点儿临工挣些钱,虽然不能长期干重活,但是维持生计是没有问题了,还想着能盖间房子为儿子娶媳妇用。
益艾康胶囊是河南研制的治疗艾滋病的主要制剂,以李发枝教授为主的省专家团队,依据传统中医理论,结合现代科学理念,在不断实践的基础上,进行了药学、药理、毒理等系列研究,反复探索,形成了固定方药。具体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一是患者的发热、乏力、泄泻、咳嗽等临床常见症状改善明显,患者体重有不同程度的恢复和增加,大多数病人恢复了劳动能力,生存质量明显提高。二是通过长时期的中医药治疗,病人常见机会性感染的发生频率明显减低。三是延缓发病时间,生存质量明显提高。四是中医药对艾滋病病人CD4+T细胞计数有稳定和提高作用,患者免疫功能有所增强。五是经对206例志愿患者每年两次的病毒载量检测,通过回顾性总结发现,病人的病毒载量实测值整体呈逐年下降趋势。六是患者死亡率逐年降低。另外,泻痢康肠溶胶囊、清肺培元颗粒等一批中药新药正在研发当中,柴藿达元颗粒、解表清里合剂等一批制剂已经应用于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