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虽然绝大多数社区工作人员都在尽心科普艾滋病的知识,教育大家正确地对待艾滋病患者,不要给予艾滋病患者过多的非议以及歧视性的目光。
但是,有小部分人群对艾滋病患者的情绪实在过于极端,视其为“行走的瘟疫”,着实伤透人心。
恐艾其实大多数只是自己吓自己
很多情况下,恐艾的人可能只是自己吓唬自己。青州的王阿姨,她家隔壁曾住过租客。租客是一对夫妻,妻子十几年前做手术意外接触到艾滋病患者的血液,由此被感染艾滋病。王阿姨从房东那里得到消息后,总觉得人家不干净会把病传给她。
有次路滑恐艾,王阿姨摔了一跤,那家妻子好心扶了一下。王阿姨情绪瞬间崩溃了,直嚷嚷着自己得了艾滋要做检查。折腾了好久,王阿姨语气更是不好。等进了医院,医生问她有没有伤口接触过艾滋病患者血液。王阿姨说碰了胳膊,自己铁定得病了。
医生告诉王阿姨,她这种无知的行为除了伤人心,就没别的作用了。别拿几十年前的思想去认识医学疾病,人老了,思想不想老,得与时俱进。
艾滋病患者除了特定的传播途径外,根本不会对他人造成感染。医生建议王阿姨去社区约个医学知识科普公益课,不要因为“恐艾”,无故浪费医疗资源,耽误了真正需要抓紧黄金时间治疗的患者。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是固定的
王阿姨到底是听医生话的,她约了课。社区也很重视有关艾滋病内容的输出,特别邀请他们当地有名的专家公益科普。课上,专家着重强调了艾滋病患者的传染途径只有三种,日常相处时只要牢记这三项原则,正常人和艾滋病的距离就不会太近。
首先,血液途径。像王阿姨的邻居就是早先血液检测还没那么严格时出现的疏漏,现在献血输血流程都非常的严格,血液进入血库更得经过重重的检测环节,以保证献血人血液的安全性。同时,现在抽血的程序也很完善,都是用的一次性针剂,根本杜绝二次接触。
其次,母婴途径。这种传染途径其实已经有专门药物可以控制,但前提是备孕的母亲知道自己是艾滋病患者并主动地寻求医院的帮助,通过阻断药物的效用,婴儿被娩出之后完全可以是健康的个体。并且,这种途径很难给日常生活带来困扰。
然后,性途径。艾滋病患者与他人发生比较亲密的关系,才能造成艾滋感染。这一点,只要艾滋病患者与正常人之间不出现“友情以上”的举动,平时碰碰手摸摸脸完全没有问题。
艾滋患者不应该过分受歧视
现有的数据显示,世界范围艾滋病携带者有几千万人,其中每年都会增加200万多艾滋病患者。很多人认为艾滋病患者之所以感染此类疾病,是因为不洁身自好,把错误完全归结在被感染人群身上。
当然,不洁身自好是原因之一。但还有一些人是被迫性的感染,他们被信任的爱人传染恐艾,亦或者是医生进行手术过程患者有所隐瞒被感染,早些年还有志愿者义务献血被感染。他们很无辜,不要把一部分患者的状态上升到整个集体,从而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他们指指点点。
医学的发展,是在告诉大多数人,疾病的出现可以通过科学或有系统的手段进行解决。不要嘲笑这类型的患者,他们在日常生活里完全和我们一样,我们应该以更加健康的方式了解他们、接纳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