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
自1981年第一例艾滋病被诊断出来后,世界卫生组织将历年年12月1日定为世界艾滋病日。艾滋病在我们的心理用三个词来形容就是:滥交、恐惧和遥远。
当小圈还是个学生的时候,每年放假前的安全教育都会有艾滋病,从看着大屏幕上艾滋病人的自诉起,艾滋病正式超越容嬷嬷成为小圈的童年阴影之一。相信很多人因为误解对艾滋病充满偏见,今天请大家跟着小圈一起消除这样些偏见。
1. 艾滋病不是性病
中国疾控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曾去年9月在公开报道中介绍称,全国对1.2亿人次进行了艾滋病检测,新诊断发现艾滋病感染者9.6万人,94.2%是经性途径传播。由于性传播途径是感染艾滋病的主要途径,所以很多人都认为艾滋病就是性病。
事实上,那种想法是错误的。艾滋病的全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是由一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导致的。艾滋病除可通过性传播,还有两条重要途径:母婴垂直传播、输血传播。
2. 艾滋病的致命性不在病毒本身
HIV病毒本身是不会引发任何疾病的艾滋病初期,而它致命的原因是它会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使人体无力抵抗感染和其他疾病(癌症,肺结核等)。HIV病毒在人体的潜伏期平均为9-10年,我们称之为HIV病毒携带者。
3. 什么样的人需要做HIV检查:每一个人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数据,全世界仅有54%的HIV感染者知晓自身的感染状态,而很多感染者没有得到应有的治疗和护理,原因就是艾滋病初期,他们并不知道自己被感染了。
而有一种更糟糕的状况出现:近日,北京协和医院近日在《临床呼吸杂志》发表了一例病例报告,报道了一例HIV抗体检测阴性,合并原发性肺卡波济肉瘤患者的艾滋病病例。简单点说就是,患者做HIV检测的时候呈阴性,而事实上该患者可能是一位HIV病毒携带者甚至是晚期患者。
4.一次性行为足以传播HIV病毒吗?
这个问题是比较笼统的。一次安全的异性性行为(做好安全措施:安全套等)其实是安全的。而如果跟一名确诊带有HIV病毒的异性进行性行为,我们称之为高危性行为,调查表明,HIV的传染由于感染者所处的感染期不同而大不相同。
一般情况下,疾病初期的传染性最高,传染机率是1/10—1/20,因为此时感染者体内病毒含量最高,第二个传染高峰期为无症状期即将结束、临床期即将到来的一段,传染率为1/100—1/200,无症状期的传染机率为1/1000。
5. 艾滋病的初期症状是什么?
艾滋病初期症状非常浅显,而且不明显,潜伏期不会有明显的症状,对人体舒适度影响不大,容易被忽略。
但是在暴露之后的2~4周一部分感染者会出现急性期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皮疹、浅表淋巴结肿大、咽痛等病毒感染后的非特异性症状,持续1~2周后自行缓解,所以并不能用这些症状来判断是否感染HIV。如果怀疑感染还是要去疾控或者医院做相应检测。
6. 预防艾滋病—有一招从来不过时
(1)安全套。不管是异性恋还是好基友,都应该遵循安全性行为,正确使用质量合格的安全套(避孕套),安全套可大大减少感染艾滋病、性病的危险,每次性交都应全程使用。
(2)拒绝毒品。共用注射器静脉吸毒是感染和传播艾滋病的高危险行为,要拒绝毒品珍爱生命。
(3)合理注射。避免不必要的注射、输血和使用血液制品。必要时使用经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合格的血液或血液制品,并使用一次性注射器或经过严格消毒的器具。 提倡无偿献血,但杜绝贩血卖血。
(4)预防母婴传染。对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产妇及时采取抗病毒药物干预、减少产时损伤性操作、避免母乳喂养等预防措施,可大大降低胎、婴儿感染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