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在这一天,人们对艾滋病的关注度空前提高。随着艾滋病传播速度的不断提高且区域的不断扩展,在校大学生感染艾滋的病例不可避免地呈上升趋势。面对这种局面,我们不得不思考:艾滋病离校园有多远,离大学生又有多远?
对艾滋知识了解甚少
当代大学生是一个很大且很容易接触艾滋病毒的人群。调查显示,大学生对艾滋病的认识情况不容乐观,对艾滋病的基本知识缺乏了解。
大学生在回答“AIDS(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与HIV(人体免疫缺损病毒)是否有区别”、“HIV感染者外表看起来是否和健康人一样”、“AIDS是否可以有效预防”等问题时,分别出现了高达48.4%、46.5%、35.5%的错误率(答案均为“是”)。仅有16%的同学能够写出艾滋病的医学全称;居然还有5.2%的同学表示“没有听说过艾滋病”。
当记者采访大学生是否了解艾滋病时,大部分人都是只知道一点。“说实话,我觉得艾滋离校园还是比较远的,毕竟学生这个群体是比较纯洁的。”采访中一位大二学生如是说。
虽然大部分大学生知道性交、血液制品、污染针头、母婴均可以成为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但对具体的细节却知之甚少。很多大学生并不知道艾滋病分为急性感染期、潜伏期和发病期三个阶段,大部分大学生不知道皮肤和黏膜破损也可能导致传播,同时不知道采用何种方式可以有效预防艾滋病的感染。
此外,有38.7%的同学认为握手、拥抱、共餐、共用厕所、共用游泳池和公共电话等会传染艾滋病;有47.1%的大学生认为蚊虫叮咬会传染艾滋病;近三分之一的同学认为正确使用安全套不能预防AIDS/HIV。
艾滋基本知识
艾滋病是一种病死率极高的严重传染病,目前还没有治愈的药物和方法,但艾滋病是可以预防的。
医学全名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英文缩写AIDS),是由艾滋病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严重传染病。艾滋病病毒侵入人体后,破坏人体的免疫功能,使人体发生多种难以治愈的感染和肿瘤,最终可导致死亡。艾滋病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弱,离开人体后,常温下只能生存数小时至数天。高温、干燥以及常用消毒药品都可以杀灭这种病毒。
感染艾滋病病毒4--8周后才能从血液中检测出艾滋病病毒抗体,但在能测出抗体之前已具有传染性。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液、乳汁、伤口渗出液中含有大量艾滋病病毒,都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已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平均经过7--10年的时间(潜伏期)才发展为艾滋病病人,在发展成艾滋病病人以前,外表看上去正常。他们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地生活和工作很多年,但能够将病毒传染给他人。
当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免疫系统受到病毒的严重破坏,以至不能维持最低的抗病能力时,感染者便发展成为艾滋病病人,出现原因不明的长期低热、体重下降、盗汗、慢性腹泻、咳嗽等症状。
目前还没有能够治愈艾滋病的药物,已经研制出的一些药物只能在某种程度上缓解艾滋病病人的症状和延长患者的生命。积极接受医学指导和治疗,可以帮助艾滋病病人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据了解,至今还没有研制出可以有效预防艾滋病的疫苗。
对主要传播途径的态度
艾滋病可以通过性接触、母婴和血液进行传播,其中,性行为是主要传播途径之一。目前,大学生的性观念逐渐开放,在这一特殊群体中,发生未做任何保护措施的性行为便成为感染艾滋病最主要的原因。中南大学医学院艾滋病防治实验室曾在一份调查报告中表明:过度开放的性观念有可能成为大学生群体中艾滋病传播的高危因素。
相关调查显示:59.4%的大学生表示不赞同“婚前性行为”;82.6%不赞同“婚外性行为”;80%不赞同“拥有多个性伴侣”;80.6%的人反对“一夜情”。大学生的性观念逐渐走向开放,但在采访中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对性行为的态度是积极健康的。
对于大学时期的性行为与同性恋现象,记者进行了采访。面对记者的提问艾滋病自述,大部分的同学都觉得挺难为情,仍然认为公开谈论“性”是件难以启齿的事,但其中也有一部分人对其做出了回答。“我当然不支持大学生性行为,不仅对身心健康有危害,而且是对爱情的亵渎艾滋病自述,大学生无论如何也要学会自重!但我认为跟艾滋没什么关系吧!我觉得学校对大学生性行为没有责任,其实学校一直在进行这方面的教育,是学生们不听啊!还是一句话,人要学会自重,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我可以接受校园同性恋,这是他们的自由,只要他们不宣扬不健康的思想,互不干涉妨碍就可以了。北京不就开设了同性恋公园吗?”
对艾滋病人既同情关爱又恐惧排斥
据各大媒体报道知,大学生对艾滋病人的态度比较宽容,他们认为艾滋病人是很值得同情的。
相关调查显示,87.1%的大学生认为“艾滋病人值得同情”;87.7%认为“艾滋病人需要全社会的支持和关怀”;89%表示“愿意关心、帮助艾滋病人”;还有71.6%认为“医生应该为艾滋病人的病情保密”。
但从现实中不难发现,虽然大学生对艾滋病患者能够给予同情和关怀,但却不能做到真正的“关爱”,对艾滋病人的歧视和排斥依然存在。从感情上讲,大学生认为艾滋病患者承受着身体和心理的双重痛苦,遭受社会的排斥,本应予以同情,但前提是“患者要离我很远”。当身边真正出现了艾滋病人时,大部分大学生却“不愿意与他们一起工作”,“希望他们退学或者退职”,甚至宁愿与其“断绝交往”。
造成这种偏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大学生对艾滋病缺乏了解,艾滋病无法治愈的事实,部分媒体不负责任的报道,社会对疾病、死亡、非法使用毒品和静脉注射毒品的恐惧等。
调查显示,大学生的艾滋病知识有79%来自电视、广播、报刊书籍和互联网,其余的依次为宣传栏、课堂、家庭成员等。
一方面,媒体的开放与信息的快捷的确为大学生获得艾滋病知识提供了便利;但另一方面,开放的媒体在报道中也难免存在着失真和误导的可能。因此,如何正确发挥媒体的宣传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强化大学生“防艾”理念刻不容缓
据青岛新闻网报道,目前强化大学生“防艾”理念刻不容缓。针对大学生性观念的开放与防范艾滋病知识的缺乏形成鲜明对比,大学生对艾滋病知识的需求和获得途径存在明显的不对称现象。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应用心理学研究所所长郭兰教授认为,“朱力亚事件”至少给予了高校学生健康教育工作者两个方面的启示:
第一,强化大学生预防艾滋病的理念非常重要。对恋爱、性、艾滋病这些话题,高校不应回避,要充分发挥课堂的主渠道作用,结合教学实践,教师与学生探讨两性关系。高校也可以开设艾滋病相关知识的公选课,引导学生正确了解性,加深对恋爱、婚姻、家庭的认识。恋爱中的女孩子比较感性,如果男孩子坚持不采取任何安全措施而要求发生性行为的话,女孩子一般都会顺从男孩子,但其日后很容易受到伤害。就像中国人大都不习惯戴安全带,交通意识淡薄,导致路面存在安全隐患一样,很多大学生的安全性行为意识也非常淡薄。高校应强调大学生恋爱中的安全性行为和责任意识,“我选择,我负责,注意对双方的保护”。
第二、要加大对高校同性恋群体的健康教育力度。高校同性恋群体往往容易成为高校健康教育工作者忽略的对象。事实上,同性恋者也是容易感染上艾滋病的高危人群。据目前的资料显示,大学生同性恋中男性占3%—4%,女性占1%-2%,这是一个数量庞大的群体,而且随着各高校的逐年扩招,这个群体还将进一步的扩大。同性恋不被社会认可,隐蔽性强,但他们有固定的圈子和活动场所,同性恋者通过肛交等不洁性行为很容易感染上疾病,如艾滋病。因此,高校宣传预防艾滋病知识,也要花大力气加强对大学生中同性恋群体的关注。
作为一个拥有较高知识水平的群体,大学生对艾滋病的认识了解程度可以从侧面反映整个社会对这一问题的了解程度。研究表明,艾滋病主要的侵害对象为20—40岁的年富力强的青年人和成年人(在我国,20—29岁年龄组感染艾滋病的人占到了全国艾滋病患者的51.9%),而这些人正是社会的中坚力量。
不发生婚前性行为,不以任何方式吸毒,不轻易接受输血和血制品,不与他人共用针头之类的医疗用具,不去消毒不严格的医疗机构打针、穿耳洞、纹身、文眉、针灸等,避免在日常救护时沾上受伤者的血液,不与他人共用可能刺伤皮肤的日常用品等都是预防感染HIV病毒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写在最后
作为易受侵害的人群,我们大学生了解艾滋病知识,不仅可以保护自己远离艾滋病,还可以带动社会其他成员,有效地减少艾滋病的蔓延。
作为我们大学生们可以从饮食、行为等多方面避免感染HIV病毒,正确对待男女恋爱问题,洁身自好,增强防范意识。其次,我们应以宽容的态度去对待艾滋病患者,让他们感受到平等与尊重。正如濮存昕通过媒体对大众呼吁:“给艾滋病患者多些宽容,给他们创造一个公平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