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高度重视青年学生预防艾滋病教育,会同国家卫生健康委等部门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预防艾滋病教育活动,在青年学生群体中不断扩大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积极为遏制艾滋病传播贡献力量。
完善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政策体系
2021年8月,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市场监管总局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健全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政策体系,要求落实预防艾滋病专题教育任务,加强青春期、性道德和性责任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2021年7月,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学校卫生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学校通过多种形式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传染病宣传教育,切实落实人物同防、多病共防。
部署开展2021年“世界艾滋病日”宣传教育活动
2021年11月8日,教育部印发通知部署各地和高校开展2021年“世界艾滋病日”宣传教育活动,深化推进“十四五”时期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工作的开展,提高学生生活技能和“自身健康第一责任人”意识,促进青年学生身心健康。通知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结合2021年“世界艾滋病日”宣传活动主题和总体要求艾滋病自述,充分利用现有艾滋病宣教素材,创新开展宣传教育主题活动,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干预活动。鼓励高校通过多种文艺创作形式,开展抗艾防艾形象化、沉浸式教育。鼓励高校附属医院发挥自身优势,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活动。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指导中国预防性病艾滋病基金会、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举办“2021年第六届全国大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竞赛”。
切实发挥专家在预防艾滋病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2021年4月,教育部组建全国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专家组,进一步加强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发挥专家对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的咨询、研究、评估、指导、宣教等作用,组织开展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研究,在“世界艾滋病日”“国际禁毒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全国性预防艾滋病知识宣传教育活动。2021年7月,举办全国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专家组研讨活动,发布全国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专家组专家共识。
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树立健康第一理念。二要履行部门职责,健全协同合作机制。三要建设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师资队伍,加强师资培训。四要开展多种形式的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做到精准化。五要创新行为干预方法,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六要推进艾滋病检测咨询,开展综合干预服务。七要提供心理支持,共建和谐校园。2021年7月,开展全国学校艾滋病防控试点高校交流活动,50所预防艾滋病教育试点高校代表参加,5所高校代表交流发言。
切实发挥课程在预防艾滋病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
教育部联合国家卫生健康委共同主持建设《艾滋病、性与健康》课程,认定该课程为首批国家线上一流课程,从2016年起供全国高校免费使用。截至2021年11月,累计选课大学生224.16万人,累计选课学校1040所,占我国高校总数的35%。指导相关社会机构制作学生预防艾滋病教育视频课程,课程分为小学三个学段,初高中各一个学段,涵盖身体、关系、性别、安全和审美五部分知识内容,遵循科学性、综合性、发展性、尊重性和整合性原则,培养更多青少年在生命来源、安全教育、性别教育、社会交往、审美悦纳、是非分辨和自我保护等方面形成爱的能力,为将来适应社会、构建良好的婚姻关系及家庭幸福打下坚实基础。
积极开展学校健康教育
2019年7月以来,教育部全面推进健康中国行动中小学健康促进专项行动,深化健康教育改革,夯实卫生条件保障,全面提升学生健康意识和能力。2018、2019、2021年印发通知在全国学校开展“师生健康中国健康”主题健康教育活动,培养师生健康意识、观念和生活方式,提高师生健康素养。三年来,分别在北京宏志中学、北京小学和北京大学举办“师生健康中国健康”主题健康教育活动启动仪式。
下一步艾滋病自述,教育部将进一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艾滋病防控的决策部署,发挥优势,深化青年学生预防艾滋病教育,呵护青年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