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艾滋病的源头与现状
1959年,非洲刚果的一名黑人抵达首都金沙萨的医院,靠卖血艰难为生。此后,刚果共和国几经更迭改名扎伊尔。
1989年,世卫组织开始查寻艾滋病的源头,化验员偶然间发现了这位黑人的血液标本,并检测出HIV-I病毒。经过深入研究,科学家们发现,非洲黑猩猩体内SIV-1的结构与HIV-I及其相似。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社会越发重视艾滋病的研究与治疗。
2015年3月,经多国科学家研究发现,艾滋病毒已知的4种病株,均来自喀麦隆的黑猩猩和大猩猩,人类首次完全确定了艾滋病毒毒株的所有源头,黑猩猩和大猩猩是HIV的自然宿主。
2020年1月,新冠病毒席卷全球。截止2021年3月17日,全球累计确诊病例突破1亿2000万,累计死亡人数超过268万。疫情似乎没有停下来的迹象,相比之下,艾滋病毒的战力看似远不如新冠病毒。但历年来的数据显示,全球约有4000万艾滋病毒感染者,相当于加拿大的总人口。
四十年来,超过3500万人死于艾滋病,仅2019年死亡人数就高达69万。艾滋病几乎袭击了全球每个角落,情况最严重的是非洲,每25个成年人中就有一人携带病毒。超过900万人不知道自己感染了艾滋病,占病患总数的百分之二十五。
艾滋病毒的战力究竟有多强?人类经历了哪些可怕的传播阶段?面对新冠病毒和艾滋病的双重进攻,人类还有多少生存几率?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些话题。
2018年国内艾滋病感染人数分布图02 艾滋病是怎样被发现的
1980年10月,33岁的职业模特迈克开始发热,颈部和锁骨上淋巴结肿大,此后反复出现发热、脱发、体重持续减轻等症状。医生为他进行胸部X线和支气管镜检查后,结果令人吃惊和费解,迈克的肺部发现大量肺孢子菌。这种微生物只会攻击完全丧失免疫系统的晚期癌症和器官移植患者。
迈克的诊断结果,很快在洛杉矶医学院炸开,之后医院又接收了4例类似症状的患者。第二年5月3日,迈克去世。
此事引起了诊断医生山德拉和戈特利布安的警觉。1981年5月,两人撰写了一篇短文,介绍了患者的病情与治疗过程,标题为《洛杉矶男性同性恋群体的肺孢子菌肺炎》。
艾滋病传播途径
1981年6月5日,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了此文,标题改为《洛杉矶的肺孢子菌肺炎》。这是人类第一次报道的艾滋病病例。
此后,艾滋病在纽约 洛杉矶和旧金山同性恋群体蔓延,很多男子莫名其妙的患上了癌症和其他疾病,许多人几周后就会死去。
很多医生表示,从未听说过这种症状的疾病。民众希望通过国家媒体了解这种疾病的情况,但官方媒体对艾滋病同样陌生,并没有给予过多的关注。
1981年7月3日,美国疾控中心报道,有26名同性恋和吸毒者患有卡巴式肉瘤。仅过了30天,累计的患者就增加到70多例,但医生对病因却一无所知。
随着病例的增加,英国和西班牙将其称为同性恋瘟疫,但始终没有人知道这是什么病,为什么会传播的这么快。
1982年9月,美国疾控中心将其定义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艾滋病。但早期的结论很快就被推翻,经医学专家研究发现,这种疾病不只是出现在同性恋群体,输血、性生活和母婴传播同样可以传播病毒。
但政府对艾滋病的反应令人费解,在1982年10月的白宫新闻发布会上,艾滋病的出现被政府当成了笑话。对待艾滋病的反应,竟然与四十年后的特朗普政府如出一辙。
而这一年,先后有14个国家发现艾滋病病例,全球艾滋病患者迅速增加至12600人。
1983年,法国巴斯德研究所首次分离出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随后证明艾滋病由HIV病毒感染所致,主要患者为20多岁的男性,而当时医生能做的只是治疗他们的症状,如喉咙痛、腹泻等。当患者因病情恶化而意志消沉时,激励他们保持阳光心态。
1983年8月,内华达州里诺市举办了“第六届年度同性恋牛仔竞技大赛”。但该年度的比赛,公众却表现出强烈的反对和抵制。反对者言辞激烈,对同性恋进行了猛烈抨击,在同性恋群体中传播的艾滋病正在持续加重反对者的恐惧。
当地同性恋者收集了8000人签名,抗议牛仔竞技比赛将艾滋病患者视为威胁。同年,33个国家发现了艾滋病感染者。
03 艾滋病的致命性与蔓延
究竟是什么让HIV病毒如此致命?
科学家们经过长期研究发现,在人体免疫系统中,白细胞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人体可以通过白细胞识别和对抗感染。
人体感染HIV病毒后,病毒的外壳会像一块致命的漂亮珊瑚,锁定在特定类型的白细胞上,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细胞逐渐被杀死,人体识别和抵抗感染的能力开始下降,当细胞被消耗殆尽治愈艾滋病,人体将变得非常容易患上肺炎和癌症等疾病。
HIV会将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CD4T淋巴细胞作为主要攻击目标,大量破坏该细胞,使人体丧失免疫功能感染各种疾病,并可产生恶性肿瘤。
HIV病毒在人体的潜伏期平均为8至9年,潜伏期内患者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地生活和工作。
自1983年开始,艾滋病在全球迅速蔓延。人们甚至为此感到恐慌,因为大多数人还不知道艾滋病是怎样传播的。全球各地出现了对同性恋的歧视和恐惧,甚至医护人员拒绝接触和治疗患者,殡仪馆拒绝接收和埋葬患者遗体。
1984年,一位艾滋病患者搭乘飞往华盛顿的航班时发病,机组人员获悉后拒绝其登机。航空公司则将他列入黑名单,并告知患者今后不再对其售票。
但第二天这名患者又持伪造的证件,通过乔装打扮登上了该公司的航班。仅仅过去4年,非洲就有97万人感染艾滋病毒,但人们还是不知道,这种全球性的传染病是从哪里来的。
1985年10月2日,著名影星洛克赫德森因感染艾滋病去世,他是第一个承认自己患有艾滋病的国际明星。此时,很多感染艾滋病的孩子,也开始受到社会的歧视。
实际上美国疾控中心已经证实,艾滋病不会因偶然接触而感染,只能通过血液 性接触 怀孕和哺乳进行传播。同年,中国大陆报告了第一例输入型艾滋病。
1985年12月,《洛杉矶时报》的报道称,50%的受访者支持隔离艾滋病患者,48%的人赞成让HIV检测呈阳性者携带身份识别证明,15%的人支持给艾滋病患者纹身。
皇后乐队主唱墨丘利感染艾滋病后去世
那么,艾滋病是怎样传播到世界各地的呢?
1920年前后,刚果本地居民因食用夹生黑猩猩肉,或无意中混入黑猩猩血液而感染了艾滋病毒。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海地由于杜凡利埃的残酷统治,很多人逃离家园前往非洲扎伊尔谋生,无意中感染了艾滋病。
此后又回到祖国,其中一部分人将病毒带回海地。而海地首都太子港是色情文化和同性恋的天堂,吸引了很多美国同性恋者来此寻欢作乐,并将艾滋病毒带回美国。很快艾滋病毒就从美国传播到世界各地。
随着艾滋病患者死亡人数的不断攀升,防止病毒传播成为了当务之急。医学家和研究人员认为,使用安全套进行性生活,是避免感染病毒的有效方法之一。因此,安全套的用量随之激增。
从1986年至1988年,安全套的销量增长了25%。与此同时,研究人员在治疗方面也取得了一定进展。
何大一发明“鸡尾酒”疗法04 艾滋病日益得到社会的关注
1986年,国际艾滋病会议在巴黎召开。世卫组织颁布了艾滋病全球战略,英国各大媒体首次出现了防艾公益广告。
但死于艾滋病的人数每天都在增加,患者对政府的表现并不满意,世界各地的艾滋病患者开始组织各种团体和举行游行。他们针对社会的歧视,要求得到更多的实验药物和经济资助。
1987年,乌干达成立了社区抗艾组织。同年,艾滋病服务组织国际理事会成立。10月,美国前总统里根在华盛顿的筹款晚会上表示,支持对申请移民美国的人进行筛查,移民局可以拒绝艾滋病患者入境。
因此,艾滋病相关人士在华盛顿国家广场组织了示威活动,他们摊开一张连接1920块拼布的巨大床单,反对里根在演讲中提及的政策。这些床单成为艾滋病患者面临危机的象征,每块拼布都代表着一位艾滋病患者。
游行者用了很多稀奇古怪的方法进行抗议,希望引起国内民众对这场危机的关注。
尽管美国政府对公共卫生事件的反应一直以来都漫不经心,但很多国家的知名人士对艾滋病的防治都采取了不同的措施。
1987年4月,戴安娜王妃访问了米德尔赛克斯医院的艾滋病区,通过与艾滋病患者的握手,帮助人们消除对艾滋病的恐惧心理。
同年,被誉为闪耀之王的钢琴家李伯拉斯因患艾滋病去世。皇后乐队的主唱弗雷迪墨丘利也在这一年检测出阳性。1991年11月23日,墨丘利对外发表身患艾滋病的声明,并于第二天去世。
1988年,街头涂鸦艺术家凯斯哈林发现自己身患艾滋病,于是开始用自己的作品,提醒年青人要保持安全的性行为,防止艾滋病的蔓延。他的涂鸦作品成为当时最醒目的视觉语言之一。
这一年,著名电影编剧拉里克莱默创立了艾滋病解放力量联盟。该组织拥有140多个分会和数以万计的会员,是激进的艾滋病民间工作组织。社会各界的艾滋病患者参与了联盟的示威游行,其中包括一名13岁时被诊断出患有艾滋病的血友病儿童瑞安怀特。
街头涂鸦艺术家凯斯哈林
1988年3月,13岁的瑞安怀特向公众发表了讲话。这位可爱的印第安纳小孩,成为了艾滋病宣传活动中支持筹款和提高民众意识的海报男孩。瑞安怀特去世后,美国国会通过了相关法案,由政府设立了帮助艾滋病患者的资助机构。
1988年12月1日,世卫组织创立了全球艾滋病日,每年以不同的主题宣传艾滋病的相关知识。此后,人们对艾滋病有了更多的认知。
1989年,因毒品泛滥,中国七个省份发现了艾滋病病例。云南等地集中出现了146位患者,艾滋病开始在国内增量传播。
1991年,著名NBA篮球明星约翰逊,公开声明感染了艾滋病毒,并退出了篮球运动,开始致力于推动艾滋病防治的宣传活动。
这一年,美国纽约第一次出现了艾滋病的标识红丝带。红丝带成为了支持和希望的象征。红地毯的名人效应起到了积极作用,明星们佩戴上红丝带,用来表示他们对艾滋病患者的支持和关心。此后,越来越多的人佩戴红丝带和关注艾滋病。
明星们佩戴红丝带,为关怀艾滋病患者助力05 艾滋病的研究、治疗与现状
1995年,美国CDC宣布,25至44岁之间的美国人,主要死亡原因来自于艾滋病。全球艾滋病死亡人数超过80万,其中非洲高达61万。不断攀升的死亡人数,令患者对治愈艾滋病感到空前的沮丧。与此同时,投入艾滋病研究和治疗的资金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1993年,美国设立国家艾滋病政策办公室,大量资金的注入,扩大了艾滋病的研究范围。科学家在治疗和预防措施上,也取得了重大科学突破。
1996年,联合国成立了艾滋病规划署。美籍华人何大一发明“鸡尾酒”疗法,对艾滋病的治疗做出了突出贡献,被《时代周刊》评为年度风云人物。何大一成为35年来该周刊年度风云人物中的第一位科学家。
2005年,全球艾滋病死亡人数接近170万。随着医学和科技的不断进步,2015到2018年间,与艾滋病相关的死亡人数下降了45%。2017年,美国25岁以下的感染人数占新增病例的20%以上。高中生只有15%的人做过HIV检测。15至44岁的美国男性只有66%会在性生活中使用安全套。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艾滋病的关注逐渐淡化,投入艾滋病研究和治疗的资金也在逐渐减少。为了引起社会的重视,英国皇室成员哈利王子和歌手蕾哈娜,在2016年一起进行了艾滋病毒检测。
2017年,全球艾滋病患者与病毒携带者接近3700万。非洲依然是重灾区治愈艾滋病,艾滋病毒携带者达到了2600万。尼日利亚成为该年度死亡率最高的国家,死亡人数达到15万。斯威士兰则有27%的人受到感染。同时,艾滋病正在俄罗斯快速蔓延,每天约有250人被感染,这种感染速度并非巧合,俄罗斯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超过一半的俄罗斯人,对同性恋存在歧视或排斥。
从最初引起世界关注的艾滋病草根,到积极进行治疗的患者,再到寻找治愈方法的科学家,人类经过四十年的斗争,并没有找到最有效的治愈方法,对艾滋病的无知和歧视依然存在。随着新冠病毒的加入,人类的生命与健康正在承受有史以来最为残酷的威胁,抗击艾滋病和新冠病毒或将成为生活的常态。我们该如何面对病毒的入侵,欢迎大家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