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与艾滋病抗争的30余年里,这种致命的感染性疾病逐步转变成一种可以治疗的慢性病。特别是1995年,华裔科学家何大一提出的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俗称“鸡尾酒疗法”)被采用后,艾滋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持续降低70%。截至2017年年底,我国报告存活艾滋病病毒感染者758610人;2017年新报告134512人,死亡30718人。
近日,由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主办的第五届全国艾滋病学术大会在云南省昆明市召开。与会专家带来了艾滋病治疗的新思路和新策略。
筛选培养“杨子荣”
在美国乔治梅森大学系统生物学系吴云涛教授看来,至今还没有一种治疗方式能有效治愈艾滋病,实现2030年全球消灭艾滋病的目标任重道远。“把艾滋病病毒从体内清除干净,是有些困难的。我们不妨换一种思路,只要检测不出病毒,不需服用抗病毒药,靠自身能力达到功能性治愈,保证个体健康状态即可。”
吴云涛的思路是“以毒攻毒”。首先把艾滋病病毒从体内提取出来进行改造,即把有毒的基因剔除,“嫁接”一段新的基因,然后把改造后的“艾滋病病毒”注入体内。改造病毒会自动找到被真正的艾滋病病毒感染的细胞,被艾滋病病毒激活细胞的“自杀”蛋白,使含艾滋病的细胞死亡。吴云涛以《智取威虎山》为例打了个比方,他把艾滋病病毒比作“土匪”,改造后的艾滋病病毒比作“杨子荣”。单纯找“土匪”比较困难,而“杨子荣”很容易找到“土匪”所在地(被感染的细胞),并且与“土匪”打成一片,直至把感染细胞内的资源消耗殆尽,细胞自然就死亡了。
吴云涛表示,这种方式的技术难点在于筛选,要在众多有毒基因片段中筛选出既可以激活细胞“自杀”的蛋白质,又要对个体无害的基因。“我们已经在猴子身上做了实验,并且效果不错,希望有一天能在人体上应用这一治疗方式。”
广谱性抗体祭出组合拳
艾滋病病毒之所以如此难缠,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其掌握了高超的“变脸”技能。它与药物、抗体的斗争,如同谍战剧一样充斥着潜伏与追击的桥段。事实上,艾滋病病毒以每年1%的速度变异,而不同亚型的病毒之间的差别可以高达30%。病毒表面蛋白变化的巨大差异,常常让药物、抗体在病毒“变脸”后失效。新的亚型病毒以全新面貌躲避药物和免疫反应的追击,潜伏在人体内。“追踪艾滋病病毒变异毒株,研究药物和治疗方法,这种方式令人疲惫。”清华大学医学院教授、艾滋病综合研究中心主任张林琦感叹道。
“经过8年~10年的研究,或许我们能研制出相应的疫苗或者药物,但经不住病毒的变异。”张林琦说,广谱性抗体既能清除病毒,也能提升机体免疫功能,具有一箭双雕的作用,是艾滋病治疗最具潜力的方向之一。广谱性抗体是一记组合拳,既有从人体分离出来的抗体治愈艾滋病,又包含通过体外基因重组构造出的抗体。相比以往的抗体,中和强度以及广泛性都非常可观。即便艾滋病病毒千变万化,广谱性抗体也会覆盖绝大多数变异。
今年4月,香港大学、深圳市三院、中国医科大学、上海巴斯德研究所、清华大学医疗团队合作研制出一种新型的串联双价艾滋病广谱中和抗体(BiIA-SG)。体内外实验中,BiIA-SG展示出强大的功效,在体外能有效中和124株不同基因亚型的艾滋病毒,在体内可以完全保护小鼠不被多种艾滋病病毒感染。此外,基因导入的BiIA-SG可以在小鼠体内持续发挥功效,并清除已被艾滋病病毒感染的细胞。与单一艾滋病广谱中和抗体相比,BiIA-SG的广谱性和有效性明显得到改善,有望成为真正首个中国制造、适用于临床治疗艾滋病的抗体药物。
防控管理不能代替科研
“在专项实施前,艾滋病领域研究面临多种技术难题。比如,缺乏对疫情的评估预测技术,预防干预手段不足,艾滋病疫苗临床试验研究难以推进,没有适宜我国国情的抗病毒治疗药物及策略等。”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传染病防治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管理办公室副主任李青介绍,2008年,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传染病防治和新药创制两个科技重大专项实施方案,并于同年启动实施。10年来,传染病专项在艾滋病防治科研领域共立项51个课题,中央财政经费支持15.87亿元;新药专项共支持与艾滋病防治相关课题26项,中央财政经费支持1.55亿元。
李青介绍,经过10年的努力,我国已将艾滋病转变为可防可治的慢性传染病,建立起疫情评估模型和预测模型体系,检测试剂填补国内空白,综合预防干预技术和体系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建立了3个艾滋病疫苗评价平台,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多载体HIV疫苗序贯和重复免疫策略,并在猴体实验观察到良好效果。
李青坦言,目前艾滋病领域的科技工作与疾病防控日常工作界限不清。“艾滋病的科研思路是要解决技术问题,而不是解决管理问题。一定要警惕把管理和政策成就归结成科学成就。”他介绍,“十三五”期间将继续部署重点研究任务,在流行严重地区探索控制传染源,减少传染性等有关技术;加强重点人群预防艾滋病传播精准干预技术研究;加强国际合作,开展疫苗相关研究;加强高端及适宜诊断试剂研发应用;推广适宜国情的新型治疗方案治愈艾滋病,加快研发抗艾滋病药物复方品种和原料药品种。
文/健康报记者 杨金伟
编辑/管仲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