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性病学术 > 艾滋病 艾滋病急性期 无艾之路,有维必妥 | 2023 HIV高峰论坛在蓉举行!

艾滋病急性期 无艾之路,有维必妥 | 2023 HIV高峰论坛在蓉举行!

阅读数:            发布:2023-05-31

智慧闪耀,大咖共话HIV领域焦点问题

会议第一环节由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唐小平教授担任主持,与多位大咖共同深入讨论了HIV防治领域的热点与难点。

急性艾滋病的初期症状_急性胃扩张病人可发生_艾滋病急性期

图 唐小平教授

张福杰教授:中国HIV防治现状与策略

张福杰教授以《中国HIV防治现状与策略》为题,从“现状、困境、突破”三个层面介绍了我国HIV流行病学的基本特征、防治工作的已有成绩和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如何助力实现艾滋病终结。

目前全国HIV新报告人数呈现“两头翘”现象,60岁以上和15-25岁年龄组报告人数较多,并且我国晚发现(即新确诊时初始CD4

他强调,我国HIV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一项中国大规模队列研究[2]显示,我国抗病毒治疗成功率(病毒载量低于1000拷贝/ml)仍旧较低艾滋病急性期,仅约58%。张福杰教授分析其原因可能是由于目前仍有高达90%的HIV感染者在使用TLE和TLK免费药方案,这同时还带来了低病毒血症(LLV)发生风险较高、耐药发生率较高、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等问题,抗病毒治疗效果有待优化。

为实现2030年终结艾滋病的目标,张福杰教授指出未来我国HIV防治工作应该坚持推动艾滋病诊疗公平性,提高HIV检测、抗病毒治疗与预防服务的可及性和质量。由于基层医院检测能力不足,因此在抗病毒治疗药物选择上,要兼顾基层医疗的普遍适用性,考虑选择启用前检测需求少的方案。

比克恩丙诺片相对检测限制少,同时其能够强效抑制病毒,不受病毒学突破(Blips)影响,具有更少的耐药和更高的治疗依从性,能够帮助更多患者改善治疗现状,提高生活质量,是快速启动及平稳转换的优选方案。

急性艾滋病的初期症状_艾滋病急性期_急性胃扩张病人可发生

图 张福杰教授

李太生教授:中国艾滋病后HAART时代

李太生教授以《抗病毒治疗的后“鸡尾酒”时代——重视非艾滋病并发症的诊疗》为题,介绍了HIV感染者在抗病毒治疗后可能出现的非艾滋病并发症的类型、危险因素、预防和治疗方法。非艾滋病并发症是指与HIV感染或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RT)相关的一系列非传染性慢性疾病,主要涉及肝脏、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肾脏、骨骼系统、异常炎症与免疫重建等方面。

随着抗病毒治疗的普及和进步,HIV感染者的生存期已经显著延长,但随着HIV老龄化以及HIV感染本身带来的慢性炎症,导致HIV感染者面临着严重的非艾滋病并发症的威胁。在导致艾滋病患者死亡的原因中,非艾滋病并发症导致的死亡占比已近80%[3]。在年龄、HIV感染以及ART药物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患者面临心血管风险增高、脂肪代谢障碍、骨质疏松、肾脏功能障碍、神经认知精神障碍等多系统病变可能。

李太生教授认为艾滋病治疗已进入3.0时代,我们应该认识到艾滋病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免疫系统持续激活是HIV感染最主要的免疫病理改变之一,贯穿整个病程。病毒清除和慢性炎症控制是解决多学科并发症的重要策略。因此,临床医生需重视HIV感染的全病程管理,通过药物应用来治疗HIV感染者的慢性异常免疫激活,改善艾滋病患者远期预后。

艾滋病急性期_急性胃扩张病人可发生_急性艾滋病的初期症状

图 李太生教授

孙永涛教授:HIV防治前沿进展

急性胃扩张病人可发生_艾滋病急性期_急性艾滋病的初期症状

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孙永涛教授以《HIV防治前沿进展》为题,重点介绍了近年来HIV防治领域的新动态和新研究。他指出,根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UNAIDS)更新的全球艾滋病毒数据,全球每年仍有150万例新发感染和65万例死亡[4],距离预设的防治目标仍有很大差距。

紧接着孙永涛教授分享了近年来HIV治疗领域取得的新进展:

在HIV预防治疗方面同样有不少进展值得关注:一项波兰的研究[9]显示暴露前预防(PrEP)的使用可降低95%HIV感染风险。另一项美国的调研[10]显示PrEP的使用与HIV诊断率的降低相关,了解不同地理区域PrEP使用的差异可能有助于更有针对性地提供HIV预防服务。

急性胃扩张病人可发生_艾滋病急性期_急性艾滋病的初期症状

图 孙永涛教授

有维必妥,比克恩丙诺片在HIV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接下来的会议环节由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蔡卫平教授担任主持,其与国内外专家共同探讨了比克恩丙诺片等新型药物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策略。

急性胃扩张病人可发生_急性艾滋病的初期症状_艾滋病急性期

图 蔡卫平教授

Dr. Joel Gallant:HIV感染者如何实现长期治疗成功

吉利德科学的Joel Gallant博士分享了他在HIV抗病毒治疗方面的丰富经验和见解,指出HIV感染人群已进入“银色海啸”时代。老龄化的HIV感染患者,预期寿命和无共病预期寿命都逐年延长,因此达到持续病毒学抑制是长期治疗的基础目标。

但HIV感染者的长期治疗成功并不仅仅取决于药物的效力和安全性。目前HIV管理目标已发展为以满足HIV感染者的需求为中心。Joel Gallant博士用攀登比喻道:“长期治疗成功(LTTS)的真正顶峰在于,通过让感染者公平无障碍地获取持久、耐受性好的、强效且简单的治疗方式,在实现持续病毒学抑制的基础上,达到最佳健康相关生活质量。”

实现LTTS需要多方合作,尽可能保证病毒载量持续检测不到、治疗和临床监测的影响最小、优化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终生整合医疗服务、免受病耻感困扰和歧视。对此,临床医生应尽可能满足HIV感染者的治疗需求,将HIV治疗对感染者日常生活的影响降到最低,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满意度。在药物选择方面,需要优先考虑不会引发共病、导致共病恶化或使患者需要多重用药的ART方案。

基于上述考量,现有多个国际指南推荐比克恩丙诺片作为初治ART方案。1489和1490研究的5年随访数据[11]显示,比克恩丙诺片在ART初治的HIV感染者中不仅具有较高的病毒学抑制率,同时其耐受性良好,药物不良反应相关停药率仅为0.8%,未有患者出现对药物任一成分的耐药,能够满足HIV感染者实现LTTS的治疗需求。可以说,只有超越病毒抑制,采取整合的、多学科的医疗卫生措施以预防和治疗年龄相关共病,我们才能真正改善HIV感染者的健康相关生活质量。

急性艾滋病的初期症状_艾滋病急性期_急性胃扩张病人可发生

图 Joel Gallant博士

洪健清教授:从全球真实世界证据看比克恩丙诺片的临床应用

艾滋病急性期_急性艾滋病的初期症状_急性胃扩张病人可发生

台大医院云林分院的洪健清教授站在真实世界的角度,指出覆盖广泛患者人群的研究是临床医疗决策的关键。鉴于全球当前的HIV流行趋势,快速终结艾滋病疫情是亟待实现的目标。目前ART策略已进入快速启动阶段,临床期望能够实现高效、稳定、快速的病毒抑制。而ART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即是比克恩丙诺片等单片治疗方案的不断革新。

BICSTaR研究[12]是当前比克恩丙诺片全球范围内最大规模真实世界队列研究。截止2021年12月16日,该研究完成了在全球4大洲14个国家或地区的111个临床中心2380名初治或经治成人HIV感染者的纳入目标。其亚洲队列(日本、韩国、新加坡、中国台湾)研究结果显示,93%的初治受试者和97%既往接受过治疗的受试者在12个月时实现了病毒抑制;初治和经治人群都对比克恩丙诺片表现出了很好的依从性。安全性方面,几平没有出现药物相关不良反应所致停药,也无肾、肝或骨不良反应导致的停药,而且未出现比克恩丙诺片组分耐药。研究结果还显示,比克恩丙诺片改善了HIV感染者的生活质量。

除了BICSTaR研究,洪健清教授同样也分享了更多其他真实世界证据:中国台湾的一项多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13]显示晚发HIV感染者中,接受比克恩丙诺片治疗受试者的停药风险低于接受多替拉韦(DTG)/阿巴卡韦(ABC)/拉米夫定(3TC)联合用药的受试者。中国台湾另外两个针对经治人群的真实世界研究[14,15]结果显示在接受稳定ART治疗的HIV感染者中,改用比克恩丙诺片的患者总体体重变化较小,血脂水平显著下降,患者报告结局(PRO)也得到改善。

这些研究数据均支持比克恩丙诺片作为快速ART治疗的选择方案,有效阻止HIV进一步传播。

急性艾滋病的初期症状_急性胃扩张病人可发生_艾滋病急性期

图 洪健清教授

张彤教授:比克恩丙诺片是HIV抗病毒治疗强效与耐药优化管理的首选方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张彤教授讲解了HIV抗病毒治疗强效与耐药优化管理策略。近年来中低收入国家NNRTI的传播性耐药率逐年升高,30个中低收入国家中有21个国家,基于依非韦伦(EFV)和奈韦拉平(NVP)方案的治疗前耐药发生率在10%以上[16]。

病毒抑制不充分是导致耐药的主要原因,而我国目前有超过95%的患者仍在使用含非核苷逆转录酶抑制剂(NNRTI)的方案,接受免费ART治疗的HIV感染者仅58%实现病毒载量<50拷贝/ml[2],我国HIV感染者中总体低病毒血症(LLV)发生率达38.7%[17]。这导致我国HIV感染者中传播性耐药及获得性耐药发生率均较高,中国荟萃分析结果显示2008-2019间我国未接受过抗病毒治疗的原发急性期或早期HIV感染者传播性耐药的总发生率为9.3%,2001-2017年间接受免费ART治疗的HIV感染者中获得性耐药发生率为44.7%[18-19]。此外,基线病毒载量高、CD4计数低等多种因素均会增加耐药风险。还有很多基层医院在抗病毒治疗启动前不能进行标准化的病毒载量和耐药检测。

所以,如何能够提高病毒学抑制率并减少耐药是目前临床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克恩丙诺片作为最小单片完整方案,能够无需等待其他实验室检测结果即可快速启动治疗[20]。初治HIV感染者使用比克恩丙诺片后短期内即可快速抑制病毒,4周病毒载量均值下降近3 log10,12周病毒学抑制率更是高达96.3%[21-22]。并且其5年随访数据进一步显示随访240周后患者的病毒学抑制率达99%以上,未出现针对任一治疗成分的耐药[11]。因此,比克恩丙诺片能够满足目前HIV感染者的临床治疗需求,已成为HIV抗病毒治疗强效与耐药优化管理的首选方案。

急性艾滋病的初期症状_急性胃扩张病人可发生_艾滋病急性期

图 张彤教授

多力合维,下午场精彩继续

下午场的会议环节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吴昊教授担任主持艾滋病急性期,邀请多名临床专家分享HIV抗病毒治疗中的细节问题。

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何盛华教授介绍了HIV暴露前后预防的标准化实施经验。指出规范化流程应包括评估、检测、用药、随访四大步骤。对于PrEP,推荐恩曲他滨(FTC)/TDF方案;而对于暴露后预防(PEP),比克恩丙诺片是目前唯一的单片方案[23]。

急性胃扩张病人可发生_急性艾滋病的初期症状_艾滋病急性期

图 何盛华教授

急性艾滋病的初期症状_急性胃扩张病人可发生_艾滋病急性期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吕玮教授分享了比克恩丙诺片在ART快速启动到长期治疗中的应用方法。比克恩丙诺片作为单一片剂,有经临床试验证实的高效病毒学抑制率和低耐药率,同时有良好的安全性和便捷性,可用于HIV感染的快速启动治疗和长程维持治疗。

急性艾滋病的初期症状_急性胃扩张病人可发生_艾滋病急性期

图 吕玮教授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朱彪教授以“上医治未病”为主题分享了早期转换比克恩丙诺片的优势。认为早期转换比克恩丙诺片方案可有效避免中枢神经系统副作用发生,减少患者抑郁、焦虑等精神症状,保障HIV感染者在长期治疗中的精神健康状况。

急性艾滋病的初期症状_艾滋病急性期_急性胃扩张病人可发生

图 朱彪教授

本次论坛在下午的会议中还设置了卓越力、领导力与新秀力三个分会场。

卓越力论坛以访谈的形式,邀请多位知名专家学者分享各自在HIV抗病毒治疗领域的心得体会。其中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陈雅红教授认为比克恩丙诺片用药前无需等待其他实验室检测结果,适合用于ART快速启动。南京市第二医院魏洪霞教授介绍了ART转换方案场景及适用原则,指出多项临床试验和真实世界研究支持比克恩丙诺片作为优化方案。西安市第八医院靳娟教授分享了新时代HIV长期治疗成功新概念,深入解析了比克恩丙诺片的长期疗效和安全性数据。

急性艾滋病的初期症状_急性胃扩张病人可发生_艾滋病急性期

图 陈雅红教授

艾滋病急性期_急性胃扩张病人可发生_急性艾滋病的初期症状

图 魏洪霞教授

急性胃扩张病人可发生_艾滋病急性期_急性艾滋病的初期症状

图 靳娟教授

领导力论坛围绕HIV专科建设展开了圆桌讨论,与会的管理者纷纷献计献策。新秀力论坛则上演“青春风暴”,多名中青年学者做出精彩汇报,并以HIV抗病毒治疗为主题举行了两场思辨表演赛。

急性艾滋病的初期症状_艾滋病急性期_急性胃扩张病人可发生

图 领导力论坛1

急性艾滋病的初期症状_艾滋病急性期_急性胃扩张病人可发生

图 领导力论坛2

急性胃扩张病人可发生_急性艾滋病的初期症状_艾滋病急性期

图 领导力论坛3

急性艾滋病的初期症状_急性胃扩张病人可发生_艾滋病急性期

图 新秀力论坛1

急性胃扩张病人可发生_艾滋病急性期_急性艾滋病的初期症状

图 新秀力论坛2

总结

此次“G峰会”吉利德HIV高峰论坛为参会者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HIV防治现状的良好平台,展示了HIV抗病毒治疗领域的重要进展。比克恩丙诺片作为当前首选的ART单一片剂药物,具有强效的病毒抑制率和良好的安全性,在快速启动、转换优化、长程管理等场景中均有重要作用。本次论坛的圆满召开,对推动实现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提出的艾滋病防控“6个95%”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实现2030年终结艾滋病流行的美好愿景。

参考文献:

[1] 全国厦门艾滋病大会报道. 我国艾滋病流行状况与防治对策. 2023.4.20

[2] Liu P, You Y, Liao L, et al. Impact of low-level viremia with drug resistance on CD4 cell counts among people living with HIV on antiretroviral treatment in China. BMC Infect Dis. 2022;22(1):426. Published 2022 May 4.

[3]https//www.croiconference.org/abstract/causes-of-death-among-adults-with-hiv-on-at-in-europe-and-north-america-1996-2019/

[4] UNAIDS官网:

[5] Estrada V, Górgolas M, Peña JA, et al. Epidemiologic and Economic Analysis of Rapid Antiretroviral Therapy Initiation with Bictegravir/Emtricitabine/Tenofovir Alafenamide in Spain. Pharmacoecon Open. 2022;6(3):415-424.

[6] Roen et al. CROI 2023. Poster 623.

急性艾滋病的初期症状_急性胃扩张病人可发生_艾滋病急性期

[7]Kileel et al. CROI 2023. Poster 706.

[8] Piñeirúa-Menéndez et al. CROI 2023. Poster 1059.

[9] P007 Pre-exposure prophylaxis (PrEP) in Poland 2017 to 2021: lessons from a country with no national PrEP programme

[10] Tao L, et al. AIDS 2022. Montreal, Canada. Poster PEMOC33.

[11]David A. Wohl, et al. B/F/TAF Five-Year Outcomes in Treatment-Naïve Adults. Presented at Virtual CROI 2022, February 12–16, 2022.

[12]Yeon-Sook Kim, et al. 12-month effectiveness and safety of bictegravir/emtricitabine/tenofovir alafenamide (B/F/TAF) in treatment-naïve and treatment-experienced people living with HIV in Asia. Presented at Korean Society for Antimicrobial Therapy/Korean Society of Infectious Diseases (KSAT/KSID), April 13–14, 2023; Seoul, South KoreaPoster: P-56

[13]Lee CY, et al. Infect Dis Ther 2022.

[14]Chen LY, et al. APACC 2021, Poster 22

[15]Chen LY, et al. J Microbiol Immunol Infect. 2023.

[16]HIV drug resistance report 2021.

[17]Zhang T, Ding H, An M, et al.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high-risk low-level viremia leading to virologic failure: 16-year retrospective study of a Chinese antiretroviral therapy cohort. BMC Infect Dis. 2020;20(1):147. Published 2020 Feb 17.

[18] Guo C, Wu Y, Zhang Y, et al. Transmitted Drug Resistance in Antiretroviral Therapy-Naive Persons With Acute/Early/Primary HIV Infection: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Front Pharmacol. 2021;12:718763. Published 2021 Nov 24.

[19] Zuo L, Liu K, Liu H, et al. Trend of HIV-1 drug resistance in China: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data accumulated over 17 years (2001-2017) [published correction appears in EClinicalMedicine. 2021 Mar 12;33:100696]. EClinicalMedicine. 2020;18:100238. Published 2020 Jan 5.

[20]Biktarvy US Prescribing Information. Gilead Sciences. June 2019

[21]Rolle CP, Nguyen V, Patel K, Cruz D, DeJesus E, Hinestrosa F. Real-world efficacy and safety of switching to bictegravir/emtricitabine/tenofovir alafenamide in older people living with HIV. Medicine (Baltimore). 2021;100(38):e27330.

[22]O. Robineau,et al. AIDS 2020, Poster PEB0229

[23] 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艾滋病丙型肝炎学组,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李太生. 中国艾滋病诊疗指南(2021年版)[J]. 中国艾滋病性病, 2021, 27(11):20.

医生站网页版上线啦

无需下载便可浏览更多感染资讯

该信息仅作医学和科研参考,不建议以任何与您所在国家所批准的处方信息不符的方式使用本产品,本材料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使用。

上一篇:心理恐艾硬核科普:艾滋病检测需要哪些注意事项,从而消除恐艾症

下一篇:艾滋病病毒的基因图谱被发现 如何有效治疗艾滋病

相关推荐

性病百科

扫二微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