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起源于非洲,后由移民带入美国,不久之后,艾滋病迅速蔓延到世界各大洲。1985年,一位到中国旅游的外籍青年患病入住北京协和医院后很快死亡,后被证实死于艾滋病,这也是中国第一次发现艾滋病。
艾滋病毒主要侵犯人体的免疫系统,着重侵害的对象是CD4+T淋巴细胞。与新冠病毒相似,艾滋病毒也需要一个侵入人体细胞的辅助受体——CCR5(可理解为打开细胞大门的钥匙)。倘若人体中没有这把“钥匙”,艾滋病毒也就不会像渣男一样,榨干了这个细胞,又光鲜亮丽的去寻找下一个新欢。
而艾滋病之所以会置人于死地,就是因为艾滋病毒会使人的免疫功能失衡。健康人的免疫功能平衡,身体里面的肿瘤、癌变细胞能够及时地被发现、清除,保持我们健康。
但对于艾滋病毒感染者来说,由于他的免疫功能下降治愈艾滋病,细胞容易突变,特别是癌变,免疫系统无法控制,所以艾滋病毒感染者比健康人更容易产生肿瘤。据一项调查显示,40%以上的艾滋病毒感染者容易患恶性肿瘤,癌症逐渐成为艾滋患者的主要死因。
虽然艾滋病是全世界死亡率最高的传染病之一,但近40年来,国内外专家进行了多种类型的研究,在抗艾的路上也取得了卓越的成绩。
2023年10月28日,ViiV Healthcare,伦敦大学学院全球卫生研究所,以及法国、意大利、西班牙和美国的多个大学和研究中心的多名研究员在Open Forum Infectious Diseases (OFID)联合发布了名为《在抑制艾滋病毒-1(HIV-1)并有历史性M184V/I变异的人群中,对多替拉韦(DTG)加拉米夫定(3TC)的病毒学反应:一项系统性文献综述和元分析》的文章。
这篇文章主要研究了针对那些HIV病毒已经对某些药物产生抗药性(特别是M184V/I突变)的患者,使用多替拉韦(DTG)和拉米夫定(3TC)的组合是否仍然有效。研究发现治愈艾滋病,即使是那些病毒已经有抗药性的患者,使用DTG和3TC的治疗组合也能有效控制病情,减少病毒数量。
2023年9月11日,来自丹麦奥胡斯大学和挪威奥斯陆大学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在Nature Medicine期刊上发表了题为“Impact of a TLR9 agonist and broadly neutralizing antibodies on HIV-1 persistence: the randomized phase 2a TITAN trial”的文章。
结果发现已经接受治疗多年的HIV感染者也能从注射抗HIV单克隆抗体这种疗法中获益。具体来说,这种抗体治疗可使研究参与者抑制HIV超过三个月。一些参与者在停止常规艾HIV治疗后,仍能自发抑制这种病毒超过18个月。
2023年2月17日来自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CHUM研究中心Nicolas Chomont教授团队在《免疫》杂志发表了最新研究成果:在HIV感染的第一天,HIV就能够创建宿主病毒库(HIV reservoirs),在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期间隐藏并持续存在,为未来治愈艾滋病提供了重要参考。
研究收集了25人的血液和腹沟淋巴结活检样本,研究应用实验室开发的分析技术,成功地计算出在感染的早期阶段(HIV感染超急性期)的人体组织样本中被HIV感染的T细胞。这些受感染的T细胞数目从每百万CD4+T细胞10个增加到每百万CD4T+细胞1000个,在不到7天的时间里,显示出HIV传播的极端速度。
十分重要的是,在感染的第一周(HIV感染超急性期)即有一小部分HIV整合到CD4+T细胞的基因组,但不会在那里复制,而是悄悄的隐藏起来,逃脱了现有的最快的诊断工具的注意,很难被“揪”出来。
而更重要的观察是,在感染的最初几周内,HIV针对的T细胞的特征迅速变化,病毒会识别受感染细胞是分布于血液还是淋巴结,变化速度略有不同。
比如,科学家注意到在HIV感染急性期,很少有Tfh-T滤泡辅助细胞被病毒感染,由于Tfh-T滤泡辅助细胞在HIV复制环节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科学界认为Tfh-T滤泡辅助细胞是第一个被感染的细胞。实际上,在HIV感染后大约2个月,科学家检索了更多的被感染的Tfh-T滤泡辅助细胞。
这是首次在人类发现如此早的建立宿主病毒库,对HIV治愈有很多启示,比如立即启动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后可能会缩小约100倍,大大缩小了病毒库的大小,但目前如何指导预防或治疗尚不清楚。
2023年1月,来自美国麻省总医院、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联合建立的Ragon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在Nature发表了一篇重磅研究,揭示了HIV在人体内“永生”的机制,为未来治愈艾滋病提供了重要参考。
本项研究借助单细胞测序技术同时测出细胞内部DNA和细胞表面蛋白质的表达情况。他们发现,这种包含完整HIV基因组的宿主细胞表面一些特定蛋白的表达量非常高,比普通细胞,甚至其他包含HIV、但HIV基因组部分缺失的宿主细胞都要高很多。
当然啦,全球每年的艾滋病患者数量仍在持续增加,人类要想彻底攻克艾滋病,依然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