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曹怀宁,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12月1 日是艾滋病日。在咨询中我发现,很多人对艾滋病有着强烈的恐惧心理。有些人戴了安全套也会恐惧,甚至有些人没有性行为,也会担心自己染上艾滋病。为什么人们会那么恐惧艾滋病呢?
在我看来,他们恐惧的可能并非真的是艾滋病,而是艾滋病所代表的某种“威胁”。让我们来看看艾滋病的性质。
首先,我们可能会因为自身的疏忽,或对欲望的放纵而感染它。其次,艾滋病是不治之症,感染的后果很严重,治疗的费用也很高昂,其代价非常高。第三,有些时候,我们甚至会因为某些不可控的因素而染上艾滋病,比如输血等。
因为艾滋病的这三种属性,具有某些人格倾向的人就可能产生“恐艾”表现。
强调控制、害怕失控的人。这些人将安全感建立在对生活的掌控之上,掌控越精确、越能从心所欲,他们的安全感就越强。而艾滋病的不可控正是他们的死穴。
对于责任及后果感到难以承担的人。这些人非常在意事情的结果,他们特别害怕生活中发生不好的事。如果要他们承受严重的后果,他们将会对未来的处境焦虑异常、寝食难安。艾滋病的严重后果正是他们难以承受的。
有强烈耻感与罪感的人。这些人为自己的某些想法、观念或行为感到非常羞耻,甚至觉得自己有罪,但是他们又无法控制自己冲动,因而倍感煎熬痛苦。艾滋病常常由不洁的性行为导致,本身就带有羞耻与罪恶的印记,因此这类人常常将艾滋病视为对自己可能的惩罚。
当上述这些人在生活中遭遇到自己最害怕的情境时,比如怕失控的人偏偏面临一件自己无力、无能控制的事,怕后果严重的人恰逢重大的考试或转岗选择,自觉有耻感、罪感的人控制不住自己一些冲动的念头恐艾,但这些真正的原因可能无法浮现到意识层面,比如人会不愿意承认自己的无力、无能,或无法面对自己真实的欲望,这时,潜意识就会选择一件性质类似的,但意识可以允许其呈现的事,将对真实原因的焦虑转移到这件事上,好让焦虑有一个宣泄的出口。
因此,有很多人来咨询时是想解决自己的“恐艾症”,但层层抽丝剥茧分析后却发现,他们真正的问题其实另有其事。
心理问题不像感冒发烧那样,根据症状吃了药就能药到病除。它的复杂之处就在于——你认为的问题可能不是真正的问题,因此,我们才需要接受专业的心理咨询,方能真正帮助到自己。
作者简介:曹怀宁,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咨询实践超千小时,主擅领域包括婚恋情感、人际交往、两性心理、人生规划、家庭关系等。自2011年开通新浪微博以来,粉丝六万多人,坚持定期回复私信,无私为近六千名求助者提供咨询恐艾,咨询解答超千万字。《婚姻与家庭》杂志特邀专家,多家媒体签约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