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背景:2016年12月1日艾滋病患者,是第29个“世界艾滋病日”,今年我国主题是“携手抗艾,重在预防”。到2016年,我国《艾滋病防治条例》颁布已有十年整,艾滋病毒感染者获益权限也在不断扩大,尤其在6月国家卫计委再次调整治疗标准,对所有感染者实行免费治疗。而对于艾滋病患者来说,平等治疗的待遇依然期待有更好的改善。
“我们这里治不了像你这样的病人,你去别家医院看看吧。”
四个月以来,这已经是小蕊(化名)第五次被拒绝,只因为她除了是一名需要手术的宫颈癌患者外,还是一名艾滋病人!
“跑了五家医院,没人愿意做手术”
费尽周折,小蕊终于在北京一家综合医院找到了能够安心住下的床位,记者来到这家医院时,她正在做术前准备,表情平静。而在这之前,她已经连续被五家医院拒之门外。
2016年8月,一次宫颈活检术前的常规例行检查打破了小蕊原本平静的生活。报告单上刺眼的“HIV阳性”字样,似乎已经判定,她,和其他人不一样。
因常常出现性生活后出血,两年前经县级医院转诊,小蕊来到湖南一家三甲医院做检查,诊断发现子宫颈已发生癌前病变,在医院做了宫颈锥切手术,将出现病变的部分子宫颈进行切除。
本以为术后就能恢复正常生活,可没过多久又发生了不规则阴道出血,去医院检查后才知道,剩余的子宫颈再次发现了宫颈癌细胞,更糟糕的是,这一次还查出来艾滋病毒。
所幸宫颈癌还在早期。医生说只要进行手术,是完全可能治愈的。作为一个单身母亲,独自抚养着两个儿子的小蕊的第一想法是:为了孩子我必须要活下去!和几乎每一个艾滋病患者一样,她不想让人知道自己有艾滋病,更害怕年龄尚小的儿子们会一辈子受到歧视。于是自己独身一人开始了寻医路。
“得知自己同时患有宫颈癌和艾滋病时,我没有哭;但当发现没有一个医生愿意给我手术时,我真的绝望了。”
小蕊一开始想着第一次子宫锥切手术是在上述的那家三级医院做的,第二次应该也能做吧。等了一个月,终于等来了床位艾滋病患者,可等来了床位,却没能等来愿意做手术的医生。住院后第二天,医院给出答复:无法给艾滋病患者进行宫颈癌手术,除非愿意采用化疗代替手术。
“医生都说可以手术彻底斩断病根,为什么又要选择化疗这种保守治疗办法呢?”担心化疗无法彻底治愈、坚持要手术的小蕊,换来的却是一张转诊单,建议到其他医院治疗。
小蕊来到长沙另一家三级综合医院,再次办理住院。可是住进去不到两天,医院抽血结果出来,“HIV阳性”的结果带来的依然是一张没有余地的转诊单。
此后,为了不再在住院上花冤枉钱,小蕊决定去每家医院都先告知病情。“我是一名宫颈癌合并艾滋病患者,能不能给我做宫颈癌手术?”
然而,一家家询问,一次次被拒之门外。长达4个月奔波后,共去了湖南当地5家医院,结果均是:我们这里治不了这样的病人。
在不断“跑医院”过程中,钱花了不少,然而手术却终究还是没有做成。小蕊这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因为艾滋病,她不是一名普通的急需手术的患者。
孩子虽不知道妈妈究竟得什么病,但知道病得很重,二十元一份的红烧肉,孩子们都会把肉都夹进妈妈碗里。“孩子说爸爸已经不在了,妈妈一定要好起来。大儿子还好,今年刚满十八岁勉强有了求生的能力。小儿子才刚刚念小学,他可怎么办?”
为了孩子,哪怕有多活一天的希望,小蕊也想去争取。直接去医院不行,就在网上到处找,10月13日,终于在北京一家医院找到了愿意给她主刀的康楷医生,康楷医生还为她联系好一家愿意接受她的综合医院,而此时,小蕊手头积蓄仅剩几千元。
“对拒收的医院没有恨,我理解他们害怕什么”
在等待手术过程中,小蕊告诉记者,她也曾对艾滋病毒感到畏惧。如今,小蕊也理解这些医生在害怕些什么。
的确,艾滋病和普通病人做手术不太一样,若为类似小蕊的艾滋病人(或艾滋病毒携带者)进行手术,血液存在艾滋病毒,医生们最为担心的是职业暴露。
手术中,被艾滋病毒携带者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破损皮肤,或者被含有艾滋病毒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他手术过程中的锐器刺破了皮肤,都有被艾滋病毒感染的可能。
这种担心就曾发生在一位年轻的妇科大夫身上。为抢救一位宫外孕的患者,他带着实习医生给病人急诊手术,却不慎在术中缝合时扎破自己的手。急诊手术病人的传染病常规检查报告往往要等到术后才出来,非常不幸,这个病人HIV阳性……在等待确诊实验的日子里,每天服用抗病毒阻断药物,让人头昏眼花、腹泻......这些都不得不由他一人去忍受,更让他痛苦的是如何面对未来。所幸的是两周后病人血样的确诊报告显示这是个极罕见的HIV假阳性患者。
“我至今无法忘记那位大夫万念俱灰的样子,更无法想象那两周的时间他是如何度过的”,康楷医生说。救死扶伤的医生愿意救治每一位病人,但他们也希望自己的安全和健康得到基本保障。
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会性病学组委员、北京地坛医院皮肤性病科主任伦文辉表示,每次做这种手术都会提心吊胆,虽然目前已经有抗艾滋病的药物来减少医务工作者暴露后被感染的风险,但凡服过抗病毒药的医务工作者都深有体会,一个月服药期间,除了需要承担很多痛苦的副反应,更会面临极大的心理压力。
国家卫计委艾滋病防治临床专家工作组组长、北京地坛医院艾滋病临床研究中心主任张福杰建议,对医务工作者来说,除对接受艾滋病患者的硬性要求,更需有暴露预防措施,保证医务工作者即使出现暴露也不至感染,并提供一定的补偿。
四个月寻医,二小时解决,希望和艾滋病坦然相处
11月2日下午2点,小蕊被推进手术室。诊室外面,是两个儿子焦急的等待。
为了防止交叉感染,从上午十点开始,康楷教授先做完几个普通的患者的子宫切除手术,将小蕊的手术安排在了最后。
医生为艾滋病毒携带者小蕊(化名)进行宫颈癌手术
“不同于以往的开腹手术,宫颈癌、特别是伴随艾滋病的宫颈癌患者,首选的手术方式是腹腔镜,在患者肚子上开四个小孔,最大的一公分,其他三个五个毫米小孔,这样能够减少医护人员与患者体液接触的概率,患者也容易很快恢复。”康楷说。
但是,即便是微创手术,体液接触也不能完全避免。如果血液进入医生的眼睛、口腔里,都会有感染风险。因此手术过程中,除了要戴双层手套、帽子,还需要有机玻璃的面罩,使用传染病防控特殊的手术针……在手术全程尽可能减少医生的暴露。
11月2日下午3点多,小蕊完成手术。长达4个月的寻医,仅1个多小时就解决了。手术成功、医生安全。
摘下手套的那一刻,康楷医生深呼了一口气:由于免疫系统的被破坏,艾滋病患者可能比普通人更容易生病,而给他们提供治疗的,不能仅依靠传染病医院。
“实际上,只要每台手术都能给小蕊做这样充分的防护,医生职业暴露的概率极低。特殊的手套、帽子、面罩等对于艾滋病防护措施并不难,几乎所有医院都能做到。”做完手术的康楷医生说。
早在2006年,国务院就颁布了《艾滋病防治条例》,规定医疗机构不得因就诊的病人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者艾滋病病人,推诿或者拒绝对其其他疾病进行治疗。
2010年,原卫生部也曾发布《关于加强艾滋病患者和病毒感染者医疗服务工作的通知》,指出医疗机构要严格落实首诊(问)负责制,严禁推诿或者拒绝诊治。在不具备提供相关医疗服务诊疗条件时,医疗机构要及时将艾滋病患者和病毒感染者转诊至定点医院。
十年推行,政策实施却异常艰难。碰到艾滋病患者,如今依然有很多医院选择转诊,却很难去严格区分是拒诊还是转诊。伦文辉表示,防治艾滋病最好的办法,就是采取普遍预防措施,把所有的消毒隔离措施都以艾滋病人标准执行。目前很多综合医院依然做不到,很多普通医院也无法承接艾滋病人。 此外,艾滋病携带者手术所需的特殊手套等一次性用品还面临着医保无法报销的问题。
据张福杰透露,2016年10月,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专家委员会专门成立了一个HIV手术的学组,计划把全国能开展做HIV手术的医院联合起来,更好地提供服务。
手术后醒来的小蕊重新燃起了对生活的希望,也学会与艾滋病毒坦然相处。
(原文标题:艾滋病患者五次被拒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