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我来答一下。
剃头刮脸的人原来叫“师傅”,现在都叫老师。随着人们越来越在意自己的形象,每隔三差五就要到“Tony老师”店里捯饬一下,不可避免的会存在一些“潜在风险”。
比如共用剃须刀、刮眉刀、修面刀、注射器、穿耳、针灸、牙科检查等等都是可能导致疾病传播的危险行为,有流行病学研究已经证实了共用剃刀是造成我国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传播的重要因素。理发师行业的乙肝和丙肝的感染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就与共用剃刀密切相关。
共用剃刀有可能被感染HIV吗?
艾滋病主要的传播途径包括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垂直传播。抛开性传播和母婴垂直传播不讲,如果HIV感染者的血液和某些体液直接或间接地通过皮肤伤口、溃疡面或粘膜破损等进入到另一个人体内,则存在传播HIV的可能。
共用剃刀的行为,对HIV的传播是有明确“风险”的。如果HIV携带者被剃刀划破了皮肤或者黏膜,剃刀接触到了含有HIV的血液或者体液,对于下一位共用剃刀的顾客是有潜在感染可能的。在HIV失活以前,如果剃刀刚好又划破了下一位顾客的皮肤或者黏膜,剃刀上的HIV就可能通过“伤口”进入顾客体内,在理论上就会存在感染的可能。
HIV进到环境不会失活吗?
需要提醒大家三点:
首先,HIV的失活是一个逐渐的过程,病毒进入环境并非瞬间失活。
其次恐艾,HIV失活与血液或者体液中所含的病毒数量有关,病毒载量越高的血液或体液,彻底失活需要的时间越长。
最后,有研究表明:室温下HIV可保存活力达7天,在37℃下HIV在含血清等有机物的液体中感染活力可持续较长时间(14~21天),在水溶液中可持续7~14天,而在4℃下无论有无有机物存在,感染活力均>35天。
共用剃刀是“高危”吗?
在我国,艾滋病在全人群感染率约为9/万,目前仍处于低流行水平。HIV只存在于病人的血液和部分体液中,在皮屑、皮脂、毛发中均检测不到HIV的存在。另外必须发生明确的血液和体液交换,需要一定量的HIV进入人体,才可能感染HIV。
虽说共用剃刀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高危”,但应尽量避免。
共用剃须刀、刮眉刀、修面刀感染HIV的案例多见于新闻媒体,真实的HIV感染方式往往没有经过有效考证。虽然共用剃刀不是高危,但需要提醒各位刮脸、纹身、扎耳朵眼、采耳、修脚等都需要特别注意操作和消毒是否规范。
理发、美容行业有没有相关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9666—1996《理发店、美容店卫生标准》指出:
3.2.2 理发店、美容院(店)应有健全的卫生制度。店内应有消毒设施或消毒间。
3.2.6 美容工具、理发工具、胡刷用后应消毒,不得检出大肠菌群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胡刷宜使用一次性胡刷。理发工具宜采用无臭氧紫外线消毒。理发刀具、美容工具配备的数量应满点头消毒周转所需。
3.2.7 理发、烫发、染发的毛巾及刀具应分开使用,清洗消毒后的工具应分类存放。
3.2.9 必须备有供患头癣等皮肤传染病顾客专用的理发工具恐艾,并有明显标志,用后即时消毒,并单独存放。
3.2.13 美容用唇膏、唇笔等应做到一次性使用,一般美容店不得做创伤性美容术。
3.3.2 店内应设理发、美容工具洗涤消毒的设施。
以上~
欢迎点赞关注,恐艾的话可关注公号《班草不恐艾》帮助脱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