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自从1981年世界首例艾滋病患者出现以来,艾滋病在全球迅速蔓延。
1987年2月,我国诊断出大陆首例艾滋病患者,从此敲响了艾滋病踏入国门的警钟。
但可能很多人不知道,这个 首例艾滋病患者的确诊,是省立医院凭借自身技术力量诊断的。
//
接诊了一个“四不像”患者
//
在退休的省立医院郑育英主任的家中,珍藏着一本泛黄的福建省科技进步三等奖证书,获奖项目上赫然记着 “我国诊断的首例艾滋病” 。
虽已年届九旬,郑育英还清晰地记得患者刚送来医院的容貌,很瘦,因为长期反复地莫名低烧,患者的神情十分虚弱。
这名36岁的男性患者林某(化名)原是福建籍,1975年前后,他去香港定居, 不久去往美国纽约一家餐馆当了5年厨师。
1981年回国探亲,第二年又接着去美国工作了4年。
从1986年1月开始,各种奇怪的症状就逐渐缠上了他
没有诱因的双上肢麻木,拿东西时不自觉的丢落艾滋病患者,突然地双目眼前黑蒙,间隔数日至一周又发作,同时还有不规则低烧……
美国的医院并未能明确他的病因,只是诊断为神经衰弱、贫血、过度疲劳等,治疗三周后, 有短时间缓解。
临近1986年年底,症状越发严重的林某决定回国就医。
在国内,他历经几家医院,曾误诊为“原发性癫痫”、“SLE”,最后,在1987年1月中旬到福建省立医院住院。
“面对林某种种的莫名病症,专家来了一拨又一拨,也给他做了各种各样的检查,可始终摸不清他的发病原因,感觉就是个‘四不像’。”郑育英回忆说。
当时还是住院医师的郑小敏成为了林某的主管医师,她说,医生们给林某查心脏,发现心脏有心包积液,有心肌损伤。
查脑部,发现有脑萎缩、脑电图异常。查眼底,眼底也有渗出……
“查什么似乎都有问题,可单纯用我们已知的疾病去套,却又都不是。”郑小敏说。
//
询问带来了转机
//
就在大家都一筹莫展的时候,郑小敏找到林某,询问了他在国外的性生活情况。
这一询问,竟然发现林某在美国艾滋病流行区的性工作者有过性接触。
想到患者目前消瘦, 体重减轻30 % 以上, 长期不规则发烧( 一年), 出现了两个月以上的腹泻,以及不易治愈的感染、发烧等症状,一个惊人的推断跳入郑小敏的脑海中——
难道是艾滋病?
要知道,国内此前还未有中国人感染艾滋病的报告,关于艾滋病,始终是蒙着一层神秘而恐怖的面纱。
得知郑小敏的推断后,时任省立医院副院长的钱维顺马上邀请了传染病院的专家前来会诊,大家也高度怀疑为艾滋病。
//
HIV抗体检测强阳性
//
要说服同仁相信中国已经出现艾滋病人,必须拿出血清学证据。很快,患者的血清被寄送到北京。
几天后,在北京卫生防疫站和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的协助下,给血清做了HIV抗体检测艾滋病患者,证明为强阳性 。
2月中旬,卫生部及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等四位专家到省立医院会诊,认为可确诊为艾滋病。患者遂被转入专科病院。
//
提供了有用的临床诊治经验
//
这个病例发现后,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向全国各省市进行了通报,并表扬福建在这方面做出的贡献。
随后,当时的中新社对外发稿,正式公开本例的诊断情况,向国内人民指出艾滋病已进入国门,引起国内外人民极大关注。
尽管这个病例结束了我国无艾的历史,似乎并不是件令人欢喜的事,但还是为国内艾滋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了有用的经验。
这个艾滋病患者是以亚急性脑炎为临床特点并为首发症状的艾滋病。
他的腹泻仅为晚期症状,这与世卫组织当时界定的“发热超一个月、体重减轻超过10%、腹泻超过一个月”的艾滋病三大特征并不吻合。
目前,亚急性脑炎已被证实,是艾滋病的特征之一。
福建卫生报记者:林颖
通讯员:陈钰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