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可以说是最让人闻之色变的疾病了。其病毒能够攻陷人类的免疫系统,让人在各种小病前都无力抵抗。不过,艾滋病病毒并非凭空产生,而是源于非洲灵长类身上的病毒。
那么,第一位被感染人类,究竟经历了什么?其实一提到艾滋病和黑猩猩,有人就会露出一脸坏笑,开启各种猎奇的脑洞。
艾滋病共有三个传播途径,血液、母婴以及性传播。在人类世界,经性途径传播的艾滋病就占比近90%。
这也让不少人想入非非,认为艾滋病正是人兽丛林恋的恶果。
然而,事实刚好与之相反,人兽反而艾滋病最不可能的起源途径。那么破除这些谣言,灵长类又是怎么把病毒传染给人类的?
人类首次注意到艾滋病,是在上世纪。
1981年6月,美国疾控与预防中心就在《发病率与死亡率周刊》上介绍了5例艾滋病病人的病史。
这正是世界上第一次有关于艾滋病的正式记载。
1981年《发病率与死亡率周刊》上关于艾滋病(当时还不叫艾滋病)的正式记载
1982年,科学家就正式将这种流行病命名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Syndrome,AIDS)。
之后的故事大家应该都知道了,艾滋病以十分迅速的速度向全球蔓延。到现在,距离人类发现艾滋病病毒已经过去30多年。尽管已有不少控制措施,但艾滋病疫情,仍是一个世界性难题。
而除了积极寻找治疗方法以外,科学家也一直在追寻艾滋病起源的踪迹。
2012年HIV-AIDS世界地图,图源WHO
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而HIV在病毒分类学上属于,逆转录病毒科慢病毒属中的灵长类免疫缺陷病毒亚属。
目前,已知的HIV一共有两种,分别为HIV-1和HIV-2。
其中,HIV-2的毒性和传染性都是比较弱的,主要在西非传播,并没有在全球范围内流行。
而HIV-1才是造成全球大流行的罪魁祸首
,所以在一般语境下HIV指的都是HIV-1。例如,1981年首次记载的病例,便属于HIV-1型。
电子显微镜下的HIV-1
但我们可以肯定的是,在首个病例记载前,艾滋病就已经肆虐人间了。
据推测,在1980之前就已经有10万到30万的人类感染了艾滋病病毒。
尽管那时候艾滋病还没正式命名,也没人知道这种怪病是什么回事。但这些病人的组织样本,很可能会被病理学家保存下来。
例如,1988年的一项研究就找到了更早的美国病人,研究人员检测其留下的组织样本时,就发现结果呈HIV阳性。早在1968年,这名叫Robert Rayford的15岁青少年就已经感染了HIV。
当时他的健康情况已严重恶化,不得不住进医院并于1969年5月去世。而病例报告显示,他在1966年开始就出现各种艾滋病症状了。但他既没有接受过献血,也未曾到过美国中西部的地方。
这也意味着,艾滋病病毒在1966年之前就已经降临北美大陆了,比1981年的首例记载还要早上十几年。
继续搜寻组织,1989年科学家们还在刚果民主共和国的首都金沙萨找到了一份来自1959年的血液样本。
经过分析,研究人员发现这份血液样本中就含有HIV-1。
目前,这份1959年的HIV样品,已经是人类能够确切追溯到的HIV历史了。
尽管,我们可能永远不知道感染HIV的零号病人是谁。但科学家却能循着一些蛛丝马迹艾滋病毒,一点点地还原历史。就像所有的病毒一样,HIV病毒也会以恒定的概率发生变化,而科学家们就能够利用突变的比率,来了解病毒变化的历史与趋势了。
而病毒的发源地,很可能是在非洲喀麦隆南部,时间节点则为20世纪20年代。科学家发现,当地的灵长类身上带有与HIV极为相像的病毒SIV,也即猴免疫缺陷病毒。
这些灵长类动物,在野外就自然感染了40多种不同的SIV。一般SIV的后缀,则用于表示该种灵长类动物。例如,SIVcpz表示这是一种感染野生黑猩猩的猴免疫缺陷病毒。据推算,至少32000年前,SIV就已经出现在灵长类身上了。
而HIV的祖先,最初正源于猴免疫缺陷病毒,属于猴免疫缺陷病毒的变种。
这是一个人畜共患的过程。目前已知,HIV-1源于黑猩猩身上的SIVcpz和大猩猩身上的HIVgor,而HIV-2则源于乌黑白眉身上的SIVsmm。
人类艾滋病病毒的起源
那么,病毒的这种跨种族传播的过程是怎样的?根据线索,科学家也提出了多种合理的解答,但没有一个是与所谓的兽交有关。
其中,得到最广泛认可的理论,名为“受伤猎人”理论。相比性关系,人类与灵长类的关系更多是捕猎者和被捕猎者
非洲的猎人,一直都有猎杀丛林野生动物的习惯,丛林肉(bushmeat)也是当地人的最重要的营养来源之一。
而丛林肉一词,正是来自热带地区的“野味”总称,主要指西非和中非地区,包括丛林中的灵长类、鼠类或果蝠等。除了猎杀取食,当地人更会圈养一些灵长类为宠物,这也增加了感染的几率。
例如,在这些日常的互动中,当一些感染了SIVcpz的黑猩猩被捕猎、宰杀时,血液中的SIVcpz就可能通过猎人的伤口入侵人体,从而使猎人感染SIVcpz。
当人体免疫系统对SIVcpz发起攻击时,其中最幸运的SIVcpz则会在人体内存活下来并发生了突变,成为HIV-1。而在这之后,HIV-1是如何在人间传播就非常好想象了。
事实上,从SIV到HIV-1的跨物种传播也并非只发生了一次,而是多次。
艾滋病的HIV-1型其实就有M、N、O、P这四种不同的病毒株,它们的基因构成会有一些细微的差别。这正是猎人理论的有效证据。每一次SIV从灵长类传染到人类,病毒就会以略微不同的方式适应人体,于是便产生了不同的HIV-1病毒株。而在HIV-1的全球大流行中,M组病毒就占了95%,O组病毒占了不到1%, N组病毒只有13例,P组更罕见目前只发现了一例。
需要注意的是,病原体的跨种间传播是很常见的艾滋病毒,很多病毒都发生了猴与人之间的跨越。例如猴痘、猴T细胞白血病病毒以及猴泡沫病毒。而只是这些跨种传播,多数会因病毒不能有效传播而终止,但也有一些病毒幸运活下来。
例如,2004年的一项研究就发现,喀麦隆的1099份个体样品中,就有10例感染了猴泡沫病毒。猴泡沫病毒与SIV同为反转录病毒,但目前仍未发现猴泡沫病毒会对人类造成不良影响。
而在被发现感染的人群中,大多数都是被灵长类动物咬伤的男性。
另外,这高达1%的感染率亦引起了人们的忧虑,担心这会发展出另一场不可控的疫情。
在感染人类后,HIV便随着人类的步伐,来到了金沙萨城并在1960s爆发。
但喀麦隆丛林才是HIV的发源地,为什么艾滋病疫情偏偏从1920s的金沙萨开始,并在1960s爆发?
艾滋病起源路线示意图
根据这些线索,科学家在受伤猎人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另一个合理的推测,名为
“殖民主义”理论。该理论认为,正是西方殖民者为艾滋病病毒向全球迈进铺路。
19世纪晚期至20世纪早期,非洲的许多国家都被西方殖民统治着。20世纪初,金沙萨就是中非最大的城市,人口众多且与世界各地的贸易往来非常频繁。只是,当时的金沙萨又名为利奥波德维尔,属于比利时的殖民地。
1955年,金沙萨四通八达的铁路
人口的迅猛扩张、社会观念的改变、大量男性工人涌入伴随着性工作者的激增、殖民当局在当地开展的不卫生的治疗运动、反复利用的针头等,都成了艾滋病的温床。值得注意的是,当时几百人共用一个针头,都是非常稀松平常的事了。
此外,在殖民统治的苛政下,许多非洲人会被驱赶到劳动集中营干体力活。由于食物匮乏,当时殖民者也会大量捕杀黑猩猩作为额外的营养来源。
当时的一切,仿佛都在为艾滋病的传播推波助澜。之后,攒足了势头的艾滋病病毒,便踏上了征战全球的道路。
*参考资料
Paul M. Sharp,Beatrice H. Hahn.Origins of HIV and?the?AIDS Pandemic[J].Cold Spring Harb Perspect?Med.2011,1(1): a006841
Nuno R. Faria,Andrew Rambaut,Marc A. Suchard,Guy Baele, Trevor Bedford, Melissa J. Ward, Andrew J. Tatem,Joo D. Sousa, Nimalan Arinaminpathy, Jacques Pépin,David Posada, Martine Peeters,Oliver G. Pybus, Philippe Lemey,The early spread and epidemic ignition of HIV-1 in human populations[J].Science.2014,346(6205):56-61
王增强,邱茂峰,蒋岩.追溯艾滋病病毒起源[J].中国热带医学.2010,10(7):903-905
Wolfe ND,Switzer WM,Carr JK,et?al . Naturally acquired simian
retrovirus infections in central African hunters [J] . Lancet.2004,363(9413):932~937.
History of HIV/AIDS.Wikip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