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
提到艾滋病,大家肯定认为这是一种绝对“可怕”的疾病,是一种可怕的“瘟疫”。
01艾滋病真的那么恐怖?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刚发现HIV/AIDS这个疾病的时候,艾滋病确实很可怕,由于当时人们对这个疾病不了解,没有可以治疗的药物艾滋病急性期,人感染了HIV病毒后只能等待死亡。
因此,“世纪瘟疫”、“超级瘟疫”、“超级癌症”等相当恐怖的字眼都被用在这个疾病上。再加上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通过性传播,因此,这个疾病本身就蒙上了一种“邪恶”的色彩,仿佛得这种疾病的人都不是好人,非奸即盗,甚至把患者和罪犯等同起来。
这种先入为主的社会歧视,加重了艾滋病的可怕性。
02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又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其病原为人免疫缺陷病毒(HIV),也称为艾滋病病毒。
HIV主要存在于感染者和患者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胸腹水、脑脊液和乳汁中。
主要有三大传播途径:
性接触传播(同性、异性和双性性接触);
血液及血制品(包括共用针具静脉吸毒、介入性医疗操作等);
母婴传播(包括经胎盘、分娩时和哺乳传播);
握手拥抱、礼节性亲吻、同吃同饮等日常生活接触不会传播HIV。HIV感染高危人群有男男同性恋者、静脉药瘾者以及与HIV携带者经常有性接触者。
HIV主要攻击人体的CD4+T淋巴细胞,造成细胞免疫缺陷。一般经过急性期、无症状期和艾滋病期三个阶段。
急性期发生在初次感染后的2-4周内,患者可以有发热、咽痛等轻微症状,或者无症状,持续1-3周后缓解。
然后进入无症状期,或称为潜伏期。此期持续时间为6-8年,最短可以1年,最常可达到20年。在这一时期,HIV在感染者体内不断复制,免疫系统受损,CD4+T淋巴细胞计数逐渐下降艾滋病急性期,同时具有传染性。
第三阶段是艾滋病期,是HIV的最终阶段。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明显下降,多数患者低于200/uL, 病毒载量明显升高,并可出现HIV相关症状(持续发热、盗汗、腹泻、体重减轻10%以上、持续性全身淋巴结肿大),各种机会性感染及肿瘤(肺孢子菌肺炎、结核病、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巨细胞病毒视网膜炎、弓形虫脑病、各种真菌感染、淋巴瘤、卡泊西肉瘤等)。
如果不治疗的话,患者会最终死亡。
03艾滋病真的是绝症吗?
我们说艾滋病可怕是基于以往的认识。弹指之间,三十多年过去了。我们对艾滋病应该有新的认识。
艾滋病并非如我们所说的“绝症”,如今艾滋病是一种可防、可控、可治的慢性疾病。
1996年美籍华裔科学家何大一提出了治疗艾滋病的“鸡尾酒疗法”,即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
HAART的出现使艾滋病从一种致死性疾病转变为可以治疗的慢性疾病成为可能。由于HAART治疗初期,药物的种类较少,不良反应较大,费用昂贵,药物的耐药性较高,而且每天服药次数多,品种多等影响了患者的依从性等,治疗效果并不令人满意。
随着新的药物不断上市,抗病毒药物越来越多。
目前国际上共有6大类30多种药物(包括复合制剂),分别为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RTIs)、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NRTIs)、蛋白酶抑制剂(PIs)、整合酶抑制剂(INSTIs)、融合酶抑制剂(FIs)以及CCR5抑制剂。
这些药物的出现使得治疗的不良反应降低、治疗费用下降、耐药性降低、复合制剂的出现使患者的依从性大大提高。
因此,艾滋病的治疗从当初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低于200个/μL开始治疗到后来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低于350个/μL即开始治疗,到2016年提出发现即治疗,也就是无论什么时候只要发现HIV感染就开始治疗。
而早期抗病毒治疗,完全可以将病毒载量抑制到检测不到的水平,CD4计数始终处于较高的水平,患者免疫功能不受到破坏。这样,患者就很少或者不会出现机会性感染和机会性肿瘤,能活得更久、活得更好。
因此,我们可以很负责任地说,艾滋病在现阶段完全是一种“慢性疾病”。也就是和高血压、糖尿病一样是一种慢性疾病。只要坚持服药,完全可以高质量地存活。这样说来,艾滋病一点也不可怕。
04如何预防艾滋病?
艾滋病既然是一种慢性疾病,并不是说就不要预防了。毕竟艾滋病也是一种终生的疾病,终生服药可能会有一定的不良反应以及耐药性,并且会给患者造成一定的医疗负担。而艾滋病本身是一种可以预防的传染病。
艾滋病不像是通过呼吸道传播的新冠病毒感染,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只有上述所说的三大传播途径,最常见的是性接触传播,尤其在男男同性恋中肛交是非常危险的性行为。
因此,在与高危异性性交的过程中一定要佩戴安全套,只要安全套质量过关,性交过程中不破裂是不会感染艾滋病的。对于静脉药瘾者,首先要戒毒,不要共用注射器,一定要用一次性注射器。
不要参与地下采血,不要使用来历不明的血制品。一般正规医院的血制品都是来自中心血站,都经过严格的检测,可以放心使用。
对于母亲是HIV的感染者,尽可能在HAART治疗后HIVRNA降到检测线以下再考虑怀孕,怀孕期间也要使用抗病毒药物,并尽可能剖宫产。产后提倡人工喂养、避免母乳喂养,婴儿在出生后6-12小时内开始服用抗病毒药物至出生后4-6周。
对于孕期抗病毒不满4周或产时才发现病毒感染者,所生婴儿服用抗病毒药物应延长至6-12周龄。但是,到目前为止,尚没有疫苗可以有效预防艾滋病。
总之,艾滋病是一种可防、可控、可治的慢性疾病,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非常重要。最重要的是,一定要洁身自好,不乱交、不吸毒,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就可以不得艾滋病。艾滋病并不可怕。
作者介绍
蒋卫民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博士 主任医师 教授 硕导华山北院感染科 执行主任
简介: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第十一届委员会艾滋病学组成员;上海市医师协会感染病分会委员;上海市医院协会感染病分会委员;上海市中西医结合肝病学会委员;中华医学会热带病与寄生虫学会艾滋病学委员;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骨结核组成员;上海市艾滋病治疗专家组成员
擅长:各种病毒性肝炎、肝功能异常、各种发热性疾病、寄生虫疾病、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华山总院门诊时间:周四上午(特需门诊)、周四下午(肝病门诊)华山北院门诊时间:周一上午、周三上午华山西院门诊时间:周一下午(特需门诊)
往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