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以北京佑安医院感染中心张彤教授领衔的艾滋病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的科研团队进行了梅毒感染对HIV-1感染者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并取得新进展。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慢性、系统性性传播疾病。近年来,在男男性行为人群(MSM),特别是HIV-1感染者中,梅毒的发病率急剧增加。梅毒感染不仅可增加HIV-1的传播风险,而且可加重感染者的病情。同时,HIV-1感染亦可影响梅毒的治疗效果。研究人员以HIV-1急性期和慢性期感染者为研究对象,对合并梅毒感染的急、慢性HIV-1感染者γδ T细胞的表型和功能进行了综合分析,发现梅毒感染对急、慢性HIV-1感染者γδ T细胞的数量、活化状态及免疫应答存在不同的影响。
研究还发现,γδ T细胞/ IL-17 /嗜中性粒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能参与HIV-1感染的致病及疾病进展。本研究为深入研究梅毒和HIV-1双重感染的免疫致病机制提供了新的方向。研究文章"Syphilis Infection Differentially Regulates the Phenotype and Function of γδ T Cells in HIV-1-Infected Patients Depends on the HIV-1 Disease Stage"已被《Frontiers in Immunology》杂志接收(IF=6.429)。
图1.受试者入组流程图
γδ T细胞是天然免疫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分为Vδ1和Vδ2 T两个细胞亚群。γδ T细胞具有免疫杀伤和调节作用,在抗肿瘤、抗感染中扮演了重要角色。通过分析梅毒对HIV-1感染者总的γδ T细胞、Vδ1和Vδ2 T细胞数量的影响,发现梅毒感染对HIV-1感染者的Vδ1和Vδ2 T细胞影响的频率不同,其取决于HIV-1感染者所处的疾病阶段。此外,梅毒感染对于不同疾病阶段HIV-1感染者的γδ T细胞免疫活化状态的影响也不同。梅毒感染可能导致嗜中性粒细胞聚集到感染局部部位,释放炎性因子,募集γδ T细胞迁移到感染部位,分泌IL-17,引起炎症、免疫激活,从而加速HIV-1疾病的进程。
图2.健康对照组与急、慢性HIV-1感染者及急、慢性HIV-1感染合并梅毒感染者中γδ T细胞、Vδ1和Vδ2 T细胞亚群频率的比较。
这一科研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李珍博士和陆小凡博士,系统地分析了合并梅毒感染的急、慢性HIV-1感染者γδ T细胞的表型和功能,首次揭示了γδ T细胞在HIV-1和梅毒双重感染中的作用,为深入研究急性期HIV-1和梅毒双重感染的免疫致病机制、疾病进展与转归提供了新的视角。本研究的结果对于在MSM人群、HIV-1感染者中开展梅毒的早期预防和治疗具有指导意义,也为研发以γδ T细胞为基础的免疫治疗和疫苗,制定新的策略提供了依据。以上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北京市科技计划资助等研究项目的大力支持。
据悉:依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艾滋病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于2011年获批,其前身是北京佑安医院感染中心性病艾滋病实验室。研究方向为结合北京市中长期科技发展战略,针对北京艾滋病防控的关键问题艾滋病急性期,在研究HIV早期发现、流行病学、发病机制的基础上,探索新的诊断与治疗手段;开发药物;建立适合国情的诊治方案;为北京市艾滋病的防治提供技术支撑体系和创新平台。实验室承担并参与了包括国家级、省部级、国际协作及其它课题共42项,总经费约5000万元,包括国家“十二五”传染病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委项目、首都医科大学基础-临床科研合作基金、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等。近五年来发表SCI文章100余篇艾滋病急性期,其中影响因子10分左右的文章4篇。获国家授权专利1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