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网讯(记者 李晓青)因为一次酒后“出轨”,让36岁的刘先生怀疑自己已经感染了艾滋病,半年内,他前往艾滋病咨询检测门诊检查了十余次,仍无法打消顾虑,不仅正常的生活、工作被彻底打乱,还出现焦虑、失眠甚至自杀倾向。
11月30日,家住乌市的刘先生结束了与心理医生的电话随访,经过半年多的心理和药物治疗,他已经抛开了对艾滋病的恐惧,更加珍惜现在的平静生活。
今年6月,乌市第四人民医院心理二科主任吕淑云接诊了濒临崩溃的刘先生。他告诉医生,今年年初,因为和朋友聚会喝酒,他与一名“小姐”发生了关系。后来他从网络书籍上得知,他的行为属于艾滋病高危行为,很容易染上艾滋病,恐惧的他无法将实情告诉家人,自己偷偷去医院检查,虽然结果都是正常,可他还是不放心。
有一次,他夜里醒来发现自己全身湿透出虚汗,第二天早上起来有轻微发热,他的心一下子揪了起来。此后每次身体一有“蛛丝马迹”他就忍不住往那方面想,半年多他连续做了十余次检查。
因为愧疚,刘先生不敢把恐惧告诉家人,又怕传染给他们,他不敢回父母家探望,甚至和妻子、女儿拥抱都小心翼翼,长期压抑情绪的他,出现了失眠、情绪低落等症状,最后他前往乌市第四人民医院心理二科求诊,被确诊为“艾滋病恐惧症”,并住院治疗。
据介绍,艾滋病恐惧症简称“恐艾”症,是一种混合性神经症,表现为焦虑、疑病、恐惧、强迫、抑郁症状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可伴有与艾滋病相似的临床症状,患者感到痛苦,反复求医,严重者可出现自杀。
“经过心理和药物治疗恐艾,目前刘先生已经完全康复。”吕淑云说,随着人们对艾滋病的关注度开始提高,艾滋病恐惧症的人群也随之增加,她每年能接诊十余例“恐艾”症患者,除了像刘先生这样有过不慎重性经历的患者,还有一部分患者是因为遭受打击后,对血液制品产生了心理恐惧,害怕感染艾滋病。
“从个人来说,预防艾滋病,洁身自好最关键恐艾,其次大家应该加强对艾滋病预防知识的了解。”吕淑云建议,该类患者及时寻找心理医生帮助,适当的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会帮助他们尽快摆脱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