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来说,艾滋病的传播风险与感染者体内的HIV病毒载量水平有非常大的关系。也就是,病毒载量越高,传染风险越高,而当感染者血浆HIV病毒载量低于 1500 拷贝/ml 时,则几乎不会发生经异性性接触导致的艾滋病传播。
HIV感染的急性期,在感染者的体内,包括其血液和生殖器分泌物中已经有非常高的病毒载量。研究发现,人体感染 HIV 后 2~4 周,血液中存在高滴度的游离 HIV 病毒, 病毒载量可以达到1 000 000 拷贝/ml。
急性期的HIV感染者体内病毒载量最高,对外的传播能力最强,是最危险的HIV传染源。
经过有效、系统抗病毒治疗的HIV感染者,其体内病毒载量可长期维持在检测不到的水平,即 200 拷贝/ml以下。根据最新的研究,此时感染者体内检测不到病载,意味着不会通过性行为传播艾滋病。
专家们通过恒河猴模型中艾滋病急性期,对急性 SIV(猴免疫缺陷病毒,类似于HIV)感染恒河猴的研究中发现,在 SIV 病毒载量上升时期 20 拷贝的 SIV RNA 即能导致感染,而病毒载量高峰后期则需要 1500 拷贝的 SIV RNA 才能使新的实验猕猴感染。
另外,研究还发现,病毒载量上升期感染性病毒颗粒在总病毒中的比例为 1∶1 至 1∶10,远高于病毒载量上升后期的 1∶75 至 1∶750。表明早期感染者的感染力是慢性普通感染者的750倍。
另一项研究中,专家在乌干达回顾性调查 235 对HIV单阳(阴阳配)配偶。通过序列分析确认传播对。将先证感染者分为新近感染、普通流行期和晚期患者,估计各期的每次性生活的传播几率。结果显示,先证感染者血清阳转后 2.5 个月内配偶间每次性接触传播几率为 0.0082,阳转后6~15个月者为0.0015,普通流行期(非早期、非晚期)感染者为 0.0007,发病后期(病死前6~25个月)为0.0028。
在乌干达观察配偶间传播发现,急性期,晚期HIV感染者的传播风险分别是无症状期的26倍和7倍。这里讲的急性感染高风险传播时间维持到血清阳转后3个月内,晚期高风险传播时间为死亡前10~19个月,这两个病程阶段传播风险高
于此可见,及时的发现HIV感染,发现感染后立即开展有效的抗病毒治疗艾滋病急性期,对于大大降低HIV的传播风险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