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来也巧,论文的第一作者,是我同学,兼好朋友,兼一个小区的邻居,兼打麻将的牌友(科研人员也是有娱乐生活的)。
牛老师这篇文章是扎扎实实,耗费多年完成的成果。
虽然她自己坦言,这篇研究远没有到我们可以说“即将攻克艾滋病”的程度,但作为一个在灵长类动物中拿到实验证据的预防+治疗双验证的疗法治愈艾滋病,BilA-SG研究还是十分有意义的。
相比于其他双特异抗体的研究,这篇研究的亮点在于在灵长类中得到的长期且持续的保护性证据。
媒体确实言过其实,这个研究是在之前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了验证和评估,相当于把BilA-SG的研究进入到灵长类动物的实验阶段并且取得了喜人的效果。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人体试验中也会去的同样的结果。
关于HIV的研究我关注的不多,不能妄言这个领域的研究和进展。但从我的理解中,HIV的研究方向,并不是向着对HIV病毒的完全免疫,也就是不指望研究出一种疗法,把身体里所有的病毒都杀灭掉,这对于逆转录病毒来说并不现实,也没有必要。
HIV病毒的难点在于其逆转录进T细胞的基因组,而T细胞是一类可以长期存在于身体中,并可被激活增殖的细胞类型。即使全身的病毒载量归零,在众多T细胞的基因组中,仍然存在HIV病毒的基因组,这些T细胞增殖分裂的时候,也会伴随这HIV的扩增。
之前报道欧洲的一名HIV感染合并白血病的患者,通过干细胞移植实现了AIDS的治愈,其原理就在于鸡尾酒疗法下,病毒载量降到极低,此时白血病干细胞移植前会进行骨髓清理,大量细胞毒药物几乎会清除全身的免疫细胞,这样才实现了拷贝入T细胞中的HIV基因组的杀灭。
再移植入不含有HIV基因拷贝的干细胞时,后续就达到了virus-free。
但这只是接个别的特例,不具有推广性,干细胞移植也不是AIDS的治疗方法。
一个可以预见的未来是,我们找到了持续抑制HIV的治疗方法,效率更高,副作用和耐药性也比现有的鸡尾酒疗法更小(现在的鸡尾酒疗法的效果也十分不错了)。患者身体中HIV的载量极低,不构成对健康的危险治愈艾滋病,也不具备传染性。
达到HIV感染者的临床治愈。
我是12月1日出生的,这一天是国际艾滋病日。作为一个学医的,尽管不在这个领域工作,但也会经常关注这个领域的一些进展。
我相信攻克HIV的日子并不远,因此每一次研究的进步都值得鼓掌称赞!
最后附上牛博士的靓照~
牛博士不仅智商过人,打麻将还总是赢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