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2月,纽约威尔康奈尔医学中心对外公布了一例AIDS患者被治愈的消息。
今年3月中旬,相关研究论文被顶级科学期刊《细胞》发表。
目前全球被权威机构报道的、通过干细胞移植实现HIV-1型病毒清除性治愈的艾滋病患者共有5例, 纽约病人是第3位被治愈的艾滋病患者,且是5人中的唯一女性。
艾滋病治愈者通常以「 地名+病人」 的方式命名
事实上,拯救他们的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疗法并不是什么前沿黑科技。
上世纪90年代初,科学家在纽约观察到一个常跟HIV携带者发生危险性关系却从未染上AIDS的男同性恋群体。
通过基因测序,研究人员发现他们体内的CCR5基因编码区域,无一例外少了32个碱基(CCR5Δ32基因突变),因此无法编码正常的CCR5蛋白,而这种蛋白恰恰就是HIV-1型病毒进入免疫细胞的辅助受体。
扫描电镜图下的HIV病毒颗粒
既然携带CCR5Δ32突变的人士对HIV-1型病毒有天然的抵抗力,那AIDS病人用自己的造血干细胞,通过基因编辑改变CCR5后再回输体内,从理论上讲也可能产生抗性,从而 「饿死」HIV-1型病毒。
不过,受制于科技发展,我们尚无法将此想法付诸于大规模应用。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科学家们想到了一个曲线救人的办法——为患者寻找骨髓匹配的CCR5Δ32突变携带者,然后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
2007年,在主治医生Gero Hütter的建议下, 柏林病人成为全球首个接受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疗法的AIDS患者。
柏林病人蒂莫西·雷·布朗(1966-2020)
虽然听起来不怎么复杂,但这种疗法存在很多限制。
首先,患者需要在手术前忍受超大剂量的化疗,直至杀光自身体内的造血干细胞。这一操作极可能对重要脏器造成损伤,进而引发感染危及生命,柏林病人和伦敦病人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因此,按目前的规定,唯有同时确诊白血病及AIDS的患者才有资格申请这种凶险的疗法。
然而,非亲缘造血干细胞移植HLA配型成功的几率非常低(大约在几万分之一到几十万分之一)。与此同时,CCR5Δ32突变携带者的数量又非常稀少。
统计表明,欧洲仅有1%的人口携带这种基因突变,非洲、亚洲、南美洲则更为罕见,这使本就困难的配型变得难上加难。
伦敦病人
即便找到了合适的捐赠者,术后患者依然有可能出现严重的移植物抗宿主反应。此外,白血病本身的复发概率也相对较高。柏林病人就是在术后次年复发,并最终于2020年去世的。
以上几个因素的存在,让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疗法成了只适用于极少数幸运儿的治疗手段(大约每1000万艾滋病患者中才有1人适合做CCR5Δ32造血干细胞手术)。
有些科学家甚至觉得治愈艾滋病,成功治愈的病例更像是在治疗白血病的过程中,顺便拿捏了艾滋。但无论如何,通过CCR5Δ32抑制HIV-1型病毒进入细胞的辅助受体CCR5,从而产生抗性的思路,被证实是完全可行的。
干细胞移植治疗HIV-1感染示意图
近几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医学家们在使用骨髓干细胞之外,又多了一种选择——来自脐带血的干细胞。
纽约病人就是首例接受脐带血干细胞移植的AIDS患者。相比起前者,后者更易获取,配型要求也没那么苛刻。
最重要的是,纽约病人没有像柏林病人和伦敦病人一样,出现严重的移植物抗宿主反应。
纽约病人的医疗团队,中间者为主治医生JingMei Hsu
只可惜,学界尚不清楚脐带血干细胞好于骨髓干细胞的具体原因。不过没关系,我们至少打破了骨髓配型的束缚。
目前,除柏林病人因白血病复发不幸去世,其他4人在停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的情况下,血浆中的HIV-1型病毒载量均一直低于检测限,即无法被发现的水平。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的数据显示治愈艾滋病,截至2021年底全球共有3840万HIV感染者,平均每分钟就有1.2人死于AIDS。
鉴于干细胞移植的应用范围还相当狭窄,鸡尾酒疗法仍是现阶段治疗艾滋的首选。顾名思义,这是一项使用3种或以上抗病毒药物的联合疗法。
疗程中,针对HIV病毒繁殖周期中的不同环节,每一种药物会分别起抑制或灭杀作用。虽然只治标,但长期服药的AIDS患者,能拥有与正常人相差无几的寿命。
美国官方的统计显示,接受药物治疗的20岁艾滋病患者平均能活71岁,而不接受药物治疗的只能活到32岁
在干细胞移植和其他技术没有取得重大突破前,鸡尾酒疗法将继续坚守在抗艾第一线。
人类只用了42年时间,便把这种在过去被认为是不治之症的疾病变成了可以治愈的慢性病。 我们有理由相信,艾滋病是可以被战胜的。当然,离那一天的到来,医学界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侵删
参考资料
[1] 从“杜塞尔多夫病人”谈HIV感染者的“治愈” 中国医学论坛报
[2] 治愈艾滋病:10年已过,他体内的艾滋病病毒已完全消失 生物探索
[3] Hsu J, Van Besien K, Glesby MJ, et al. HIV-1 remission and possible cure in a woman after haplo-cord blood transplant. Cell. 2023;186(6):1115-1126.e8. doi:10.1016/j.cell.2023.02.030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