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是病人, 不是罪人”
- 2017.12.03 -
11月30日
12:07
浙外侧门
“我是艾滋病患者,请给我一个拥抱”
在大约30分钟的时间里
一共有103个人献上了自己的拥抱
男生11人女生92人
其中有同学也有老师
除了中国人还有外国人
在这里
谢谢那些可爱的人
为寒冷的冬天
增添一丝温暖
◐
/ “艾滋病患者”的自述 /
刚带上头套的时候,其实什么感觉也没有。
许多人经过,许多人用余光扫看了一眼我手上的纸,读着纸上写的“我是艾滋病患者艾滋病人自述,请给我一个拥抱”。读完后,几乎所有人都继续他们前行的步伐,继续着他们的谈笑风生,继续着他们的若无其事。我像是一个贴着广告牌的杆儿,手上的广告词很失败呀,似乎没有一点吸引力,没能让他们驻足,没能给他们留下些什么印象。
寒冷的风中,我有些瑟瑟发抖,却有一种力量让我继续昂首挺立,有一种欲望油然而生,一种想让大家看到我的欲望。艾滋病患者的代入感也强了起来。
人群里,终于还是有人为我驻足了,那人将目光移向我,慢慢靠近我,伸出了双手,问道,“我可以拥抱你吗?”,听到这句话,我几乎是瞬间扔下手里的纸,回应了他的拥抱。在我耳畔,他温柔地说道:“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没事的,加油!”
“谢谢!”脱口而出,温暖流入五脏六腑,渐渐驱赶了凛冽寒风。
后来越来越多的人给我拥抱,有很多的外国友人,还甚至排起了队,让我欣慰不已。原来,我也有人关怀的!并不是所有人都带着一样的眼光看着我的!
半个小时很快过去了,几乎是结束的那一刻,我脱下头套的那一刻,我才从艾滋病患者的角色中出来,那半个小时的“艾滋病体验”引起了我深深的触动……
艾滋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大家对艾滋病的无知。希望大家能多多了解艾滋病,重视艾滋病群体,多给艾滋病患者们一些关怀与鼓励,而不是避而远之。
他们,并不可怕!
◐
艾滋病歧视的问题随着艾滋病感染者数量的逐年攀升也日益严重。据2009年中央党校社会发展研究所公布的《我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歧视状况调查报告》显示,在其咨询的2096名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受访者中,41.7%的受访者表示曾经历过至少一种艾滋病相关歧视,超过76%的受访者及其家人曾遭受到其他社会群体在医疗服务、就业等方面的多种歧视和言语暴力。
因受限的认知而造成风险恐惧是导致艾滋病歧视的主要原因。尽管医学理论与实践早已证实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只有血液传播、母婴传播及性接触这三种,不用担忧其他日常接触,但在谨慎为上的心理作用下,人们依然用生理上的疏远将艾滋病感染者排除在自己的交际圈之外。艾滋病的较长潜伏期以及不可治愈性也催生了人们普遍的恐惧心理,希望远离传播源以免于被传染。
不仅如此,受传统的我国文化和道德评价的影响,对艾滋病本身的恐惧心理使得社会公众将艾滋病与“不道德性”紧密联系起来,形成了人们对艾滋病最初的强烈感情和认知。传统文化习惯和社会心理不仅让社会公众戴着“有色眼镜”看待艾滋病感染者,也给艾滋病感染者自身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
根据《我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歧视状况调查报告》显示,在感染艾滋病毒后,不少患者自尊心降低,觉得“丢脸”艾滋病人自述,60.8%的受访者决定不要孩子,超过55%的受访者拒绝参加社会活动,超过58.1%的受访者选择疏远亲友。
艾滋病感染者在种种歧视下已经与社会公众分离开来,不仅是作为特殊群体与大众产生了隔阂,其自身也因为羞耻心理而拒绝进行社会交往。他们逐渐成为一个社会边缘群体。
◐
可怕的是艾滋病毒,而不是艾滋病患者。
2017年6月22日,一则关于“广州某食品检验所合同制员工周某(化名),通过了本单位事业编制考试的笔试、面试,却因体检时查出HIV(艾滋病毒)抗体阳性而被‘离岗休息’”的消息,再次把艾滋病歧视这一话题推到人们面前。
这绝非个例。两年前,曾为“河北艾滋第一案”的原告女孩婷婷(化名)由于身患艾滋病,被高中拒之门外;就在前不久,江西临汾为艾滋病感染者设立独立的高考考场,这一小小的事件也折射了“艾滋歧视”残酷的现实。
近些年,艾滋病歧视早已经成为一堵无形的“墙”,将我国数十万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这一特殊群体阻隔在正常的社会生活之外。
而这个简单的“爱的抱抱”活动,意义就在于能够给那些艾滋病感染者送去一些温暖。此外,还可以从中窥见目前大众对于艾滋病人的态度。12月1日,同样的活动,我们在汽车西站又做了一遍,尽管有人围观,尽管有人拍照,但是拥抱人数为0。
从中,我们可以发现,年轻群体对艾滋病感染者的接受度较高,女性的接受度高于男性。
你敢进行HIV检测吗?
如果你去某宝上搜索HIV试纸查看买家秀,你会看到好几种人生。
买家秀的留言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第一种是最普遍的,精虫上了脑什么都不管不顾型:
第二种是无法确定廉价性消费环境的卫生安全型:
第三种是碰到国外不可控环境卫生等因素影响型:
第四种是职业伤害担忧型:
第五种应该算是心里有鬼型:
但无论是哪种类型,每一个做完检测结果为阴性的人,都在评论下方立下了好好生活的Flag:
当然,几家欢喜,几家愁。那些中标的往往没有心情评论。
但是最重要的是,我们应该清楚了解艾滋高危行为,并且不要抱着侥幸心理进行尝试。
"我想在阳光下生活"
End
来源 | 浙外青春健康同伴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