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位比较焦虑的朋友,由于之前有过一些“高危”行为,连续吃了3个月的艾滋病阻断药。
事实上,这位朋友所说的行为,都是边缘性的行为,不一定需要吃药,但为了让自己更放心一些,还是吃药了。
3个月了,他每天和艾滋病感染者一样,严格吃药,定期复查。哦,不,应该是反复不断的复查。
结果,当然都是没有问题的。
他怀疑每天接触的某些人是艾滋病感染者,担心别人碰过的东西,残留有别人的分泌物,里面的艾滋病毒会在接触外生殖器或者其他地方方破损进入而感染,当然,他认为的破损,是“自己感觉不到的微小的破损”。
他活在自己幻想的微观世界里,用“放大镜”放大了所有的风险。在这种风险里恐艾,艾滋病毒无所不能,总是伺机侵入人体。
艾滋病毒真有那么可怕,到处都有吗?
让我们来看看艾滋病的源头,也就是传染源: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
艾滋病毒,也叫人免疫缺陷病毒,简称HIV,主要存在于传染源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胸腹水、脑脊液、羊水和乳汁等体液中。
HIV是一种病毒,病毒本身不能自己“养活”自己,是一种需要寄生在活细胞里面,才能生存和繁殖(复制)的微生物。
而人体环境,或者和人有近缘关系的灵长类动物的体内环境,是HIV得以生存的地方,脱离这些地方,艾滋病毒会逐渐失去生存、感染和繁殖能力。
所以,日常环境中,哪怕有艾滋病感染者排出的血液、体液,也不可能肆意繁衍生息,到处留下病毒的子孙后代。
病毒的生存能力,在离开人体环境后,变得很弱、很弱。
HIV离开人体,接触空气后会瞬间灭活吗?
有很多人,包括一些医生,在谈到艾滋病毒(HIV)在外界生存能力的时候,经常会说病毒在空气中会瞬间灭活,或者说HIV在空气中只能存活五秒,或者更多、更少的时间,这样的说法有助于缓解一些恐艾者的焦虑。
从科学角度上讲,这样的说法是没有理论依据的,或者说是自欺欺人的。因为,正常环境下的空气,是不具有杀灭艾滋病毒能力的,需要一定的条件才能杀灭。
纠正这么一个错误的认识,可能会让一些人感到恐慌和担心。他们认为,日常生活环境中的艾滋病毒,会随时找到机会侵入自己而感染。事实上,这是对他们对艾滋病感染没有一定的了解导致的。
既然艾滋病毒不能活动,那它是如何感染人的?
艾滋病毒要感染人,必须要借助于人体易感细胞表面的受体而进入细胞,就相当于艾滋病毒是一把钥匙,要找到那把锁才能打开进入人体的大门。
这些“锁”,包括第一受体和第二受体。第一受体称为CD4分子,是主要的受体。第二受体是一些辅助受体,包括著名的CCR5(那是目前“治愈”过艾滋病的一把神奇钥匙),或CXCR4等。
HIV感染这些细胞,不是靠自己主动去接触细胞。因为病毒没有活动能力,是靠被动的接触、挤压和摩擦等方式而感染的。
比如说,一个人的皮肤上面有一个伤口,但是病毒接触的是伤口周围的皮肤。如果没有外力的作用,将含有活病毒的血液和体液“推”进伤口,并施加一定的压力,病毒是不可能自己“爬”过去或“钻”入皮肤的。
日常生活,不具备艾滋病感染的条件
健康人在日常生活中,假如有接触到艾滋病感染者刚刚排出的血液和体液,血液和体液中的艾滋病毒还没有达到灭活状态的时候,即便是有通过触摸,接触到正常的皮肤或者微小的伤口,一般来说也是不足以导致感染的。
这些不足以导致感染的接触方式,包括:去公共卫生间摸门把手、共用卫生洁具、大小便时便池中的尿液溅到自己的皮肤、在某个公共场合疑似被针扎,等等。
这些恐艾人士幻想的感染途径,也只能是幻想,现实中发生的可能性,接近于中彩票特等大奖。如果连这样都会感染的话,那么这种坏的运气,也就没有办法阻止得其他的疾病了。
像这种心理状态下的担忧,倒不如去担忧如何让自己事业有成,来得更实际一些。
和HIV感染者共用剃须刀、针头,为什么会感染?
和艾滋病感染者,共用剃须刀、针筒或针头,是不一样的性质。因为这些行为具备很多感染所需要的条件。
1. 有明确的传染源
这个传染源就是艾滋病感染者。如果艾滋病感染者的病毒高灵敏度核酸是阳性的,代表他的体内是有一定量的艾滋病毒复制的,剃须刀、针筒、针头残留他们的血液或者体液,就是一个明确的传染源头。
2. 有清晰的传播途径
和艾滋病感染者共用剃须刀的时候,剃须刀的刀头上可能会残留感染者的血液。在正常人剃须的时候,由于刀刃可能会造成一定的损伤,剃须的时候施加的压力,会将剃须刀刀刃上的含有病毒的血液,被动的接触到健康人的新鲜伤口。
这样的感染方式,虽然是很罕见,但是如果频繁的跟艾滋病感染者共用剃须刀,会逐渐增加感染的概率。这种微量的病毒接触,感染可能性虽然极小,但是确实是存在的,也是经过证实的。
3. 和艾滋感染者共用针筒或者针头
特别多见于吸毒人员之间共用注射器吸毒。有些吸毒人员是艾滋病感染者,吸毒人员在扎针的时候,由于毒瘾发作是不会考虑过多的安全因素的。
有人会说,一个针头才几毛钱,艾滋病感染者为什么不舍得去买?问题是,当毒瘾发作不定时,当发作的时候,是没有心思去购买注射器的。
针筒或空心针头里面的艾滋病人的血液,只要有微量的HIV,由于是直接注入血液循环的,而血液循环中含有大量的CD4+T淋巴细胞,被感染的几率是非常高的。
艾滋病毒在外界的抵抗力
最后,说一下艾滋病毒在外界的抵抗力。
我们都知道,艾滋病毒在外界环境中的生存能力,是很弱的,因为外界环境中并不具备艾滋病毒生存所需要的细胞和好环境。
艾滋病感染者的血液流出来以后,里面的细胞可能还够艾滋病毒生存一段时间。但是,由于外界有一些物理和化学因素,这些物理和化学因素对艾滋病毒是具有抑制其活性或者灭火作用的。
艾滋病毒对于一些消毒剂非常敏感恐艾,如碘酊、碘伏、过氧乙酸、戊二醛、次氯酸钠,等等,对艾滋病毒具有良好的灭活作用。
正常消毒使用的70%的酒精,可以灭活艾滋病毒。
不过,研究认为,紫外线或者γ-射线不能灭活HIV。56℃处理30分钟,可使艾滋病毒在体外对人体内的T淋巴细胞失去感染性,但并不能完全灭活血清中的HIV。一百摄氏度处理20分钟,可将HIV完全灭活。
所以,五秒钟的时间,艾滋病毒在空气中就灭活,这个说法是没有什么依据的。当然,如果是纯的艾滋病毒,不是在体液中的艾滋病毒,释释放到空气中,肯定是不具备感染能力的。
因为艾滋病毒是无法活动的。除非把这些纯的艾滋病毒往伤口里灌,且带有一定的压力,否则,就算病毒在距离伤口非常近的地方,也是无无法造成感染的。
龙大夫的温馨提醒
很多人惧怕艾滋病,认为生活中到处都是艾滋病人的血液和体液,这本身就是一种强迫症。很奇怪的是,外界环境中有更多的其他危险的病毒,为什么他们就不会害怕?
这可能是恐艾者的病根所在,因为对于一种疾病的恐惧,往往具有顽固的黏滞性,挥之不去的,更多的是心理的阴影。
恐艾的人去了解这样的专业问题,其实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他们对有些问题的钻研程度,甚至超过了很多专业医生,其执着的程度有时真的很令人佩服。但是,其实他们钻的越深,前面可能就越发一片黑暗。
对艾滋病的恐惧,唯有自己全身退出,才有可能迎来曙光。
预防艾滋病的办法,不是把自己封闭起来,不跟外界他们想象中的含有艾滋病毒的环境接触,而是洁身自好,保护自己的皮肤和伤口,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更重要的是,把自己当做一个平凡的人,看淡生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