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V病毒,直径约120纳米,大致呈球形。病毒外膜是类脂包膜,属于逆转录病毒,病毒基因组是两条相同的正链RNA,每条长约9.2~9.8kb。两端是长末端重复序列,含顺式调控序列,控制前病毒的表达。
已证明在LTR有启动子和增强子并含负调控区。LTR之间的序列编码了至少9个蛋白,可分为3类,分别是结构蛋白、调控蛋白和辅助蛋白。
目前,已知HIV病毒毒株共有4种,分别是M、N、O、P,每种各有不同源头,其中传播最广的M和N早已证实来自黑猩猩,但较罕见的O和P直到后来才被证实均来自喀麦隆西南部的大猩猩。
起初,这种病毒只是感染我们灵长类的近亲。直到1930年,世界上出现了第一例由黑猩猩传染导致的人类感染者,但具体过程如何不得而知。在纪录片《艾滋病起源之谜》中有这样的描述:“30%~70% 的猴子被‘类艾滋病毒’感染后,只是携带病毒,并不发病。但该病毒一旦进入人体,就会肆无忌惮地在人体内攻城掠地,逐渐进化成人类HIV病毒。在医疗不发达的年代,人体一经感染就相当于被宣判了‘死刑’。”
HIV病毒感染人体后会经历潜伏期和艾滋病期,期间人体会逐渐丧失免疫功能。虽然这种病毒本身并不会致人死亡,但它会导致人体免疫功能的瘫痪,进而导致人体易于感染各种疾病hiv病毒,并可引发恶性肿瘤。
在HIV感染过程中,有两个显著的特征:一是治愈率为零,感染后药物治疗只能延缓病程,却无法清除病毒感染;二是生存期短,在不实施抗病毒治疗的情况下,患者的生存期一般只有不到9.2个月。
这么小的HIV病毒hiv病毒,是如何战胜人体内全副武装的免疫细胞的呢?人类战胜它的路又在何方?
尽在《科学24小时》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