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11月30日讯 在青岛市世界艾滋病日暨性病防治宣传主题活动上,有两个特殊的志愿者,他们也是艾滋病感染者。看着他们由“自我放弃”转变为对生活重拾信心,姜珍霞禁不住露出欣慰的笑容。
姜珍霞(图中)。
55岁的姜珍霞是青岛市疾控中心性病艾滋病防制科主任,也是青岛第一位与艾滋病感染者密切接触的医务人员。距离青岛发现首例艾滋病感染者已过去28年,姜珍霞也做了28年的“抗艾卫士”,她用博爱之心服务和温暖着每一位前来求助的艾滋病感染者。
12月1日是第33个“世界艾滋病日”,让我们一起倾听她和艾滋病感染者的那些感人故事。
右二为姜珍霞。
因为不被理解,随访病人时她谎称加班
指针拨转至1992年,青岛市发现首例艾滋病感染者,姜珍霞开始了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的随访工作。“当时领导找到我,说这件事需要一名年轻大夫来做,就让我上了。”那时,大部分人对艾滋病的认识还是“零”,对艾滋病患者的出现感到恐惧。想到以后每天要和艾滋病患者打交道,27岁的姜珍霞是抗拒的。“我当时坚决拒绝了领导的要求,但领导说让我先干一段时间艾滋病感染者,如果实在不愿做这项工作就换别人做。”没想到,这一干就是28年。
最初的几年,由于家人不理解,姜珍霞是孤独的。按照国家要求,艾滋病病人每年需要随访两次,并为他们抽血化验体内免疫力水平,随时观察他们的身体状况,关怀帮助他们,以减少他们的反社会行为,降低艾滋病的进一步传播。上世纪90年代初,家庭电话还没有普及,随访艾滋病患者是一件麻烦事。姜珍霞都是趁着下班、节假日挨家敲门寻访,有时去好几次也找不到人。每次姜珍霞回家,丈夫都要求她把所有的衣服脱下来消毒。姜珍霞经常要给随访对象抽血,有一天忙到晚上11点多,她把血液样本带回了家,丈夫知道后马上要求她把样本送回单位,称“家里放着艾滋病人的血睡不着”,姜珍霞只得在深夜里哭着把样本送回单位。
在那段谈“艾”色变的岁月,姜珍霞只能隐匿自己的行踪。“后来我也学聪明了,每当有艾滋病感染者的随访,我就对老公说要去单位加班。”这一加班就加了好几年,丈夫也慢慢理解了她从事的工作。
成为感染者的“亲戚”,他们的恐惧与绝望在消失
艾滋病的全称是“人类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英文简称HIV)引起,是病死率很高的传染病。由于艾滋病与人们自身的行为关系密切,被称为“行为病”,因而感染者受到了社会歧视,他们也因此容易产生自卑、恐惧、怨恨、报复等心理。相比家人的不理解,姜珍霞面对的更大困难是打开艾滋病感染者的心扉。
“每个感染者得知自己染病后都非常痛苦。”很多艾滋病感染者知道得病的消息后,先是不相信,接下来就是痛哭。姜珍霞经常陪着病人一整天来疏导他们。还有的感染者会萌生自杀的想法。曾经有个企图自杀的感染者离家出走,他说:“我得了艾滋病,会传染给家人。”姜珍霞劝导他说:“一起吃饭,共用马桶不会传染。”他并不信,将喝了一口的水递到她面前,问她敢不敢喝。姜珍霞一口气喝下去。感染者又把姜珍霞带到家里,让她吃他亲自做的饭菜,姜珍霞也一样吃了下去。
在姜珍霞面前,艾滋病感染者那些不被理解的恐惧、怨恨都会慢慢消失。为了更好地帮助患者,姜珍霞以各种不同的身份与感染者及其家属接触,有时是同事,有时是同学,有时是亲戚,去的多了就真的被当成了“亲戚”。有时刚一下车,姜珍霞就被不知内情的村民认了出来,赶着去告诉感染者:“快出来接接,孩子她大姨来了。”每当花生、地瓜迎来成熟季,一些农村的艾滋病感染者还会带着它们来看姜珍霞,而姜珍霞也会陪他们一起吃饭,一起游玩,像亲戚一般走动。在姜珍霞的帮助与疏导下,一些本来要自杀的感染者也不自杀了,一些自暴自弃的感染者重拾信心,换来的是一个个和睦的家庭。
别歧视,日常生活接触不会传播
“感染艾滋病病毒≠绝症,只要坚持服药,规范用药,艾滋病患者也可以和正常人一样长期生存。”姜珍霞告诉记者艾滋病感染者,国家免费抗病毒药物项目是我国防治艾滋病的一项重要举措,药物对病毒的抑制率也很高。“许多青岛的艾滋病感染者吃药后效果很好,体内几乎查不到艾滋病病毒。”
对于艾滋病患者来说,相比病痛,他们更害怕的是陌生人的孤立。姜珍霞重申,艾滋病病毒的三种传播途径分别是性接触、血液和母婴。目前,艾滋病经输血传播基本阻断,经静脉吸毒和母婴传播得到有效控制,性传播成为艾滋病主要传播途径。离开人体后艾滋病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弱,日常生活接触不会传播艾滋病病毒。
“很多感染者担心自己无法孕育健康的孩子,但青岛已有先例,夫妻双方同为感染者,通过吃药,生下了健康的孩子。也有女方为感染者,男方为非感染者,也通过吃药和母婴阻断方式生下了健康的孩子。”姜珍霞说,感染者千万不要丧失对生活的希望。(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郭菁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