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2020年12月1日),是第33个“世界艾滋病日”,今年的主题是“携手防疫抗艾,共担健康责任”。
艾滋病自1981年被发现以来已经导致3500多万人死亡,曾经被称为“世纪末肿瘤”。随着艾滋病诊疗水平的发展,艾滋病已经成为了慢性病,只要早发现、早治疗,坚持服药艾滋病治愈,可以获得有尊严、有质量的生活,生存时间可以接近预期寿命。
在我国,有至少约96万人正在遭受艾滋的折磨。
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消息称,截至2019年10月底,全国报告存活艾滋病感染者95.8万例。这只是已知存活下来的艾滋病治愈,隐瞒不报的和因病而亡的只会更多。
这些人中,既有HIV感染者,也有AIDS病人。HIV代表艾滋病病毒。人感染了 HIV 以后,此病毒就开始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经过几年,HIV 削弱了免疫系统,人体就会感染上机会性感染病,如肺炎、脑膜炎、肺结核。一旦有机会性感染发生,这个人就被认为是患了艾滋病(AIDS)。
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感染病科主任医师蔡卫平从1997年从事艾滋病防治工作,至今已23个年头了。
“20多年前,艾滋病治疗得不到其他综合科室的支持,艾滋病人得了任何病都是我们搞。动脉瘤破裂我们得按压止血,但我们没有办法做手术,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他出血而亡。”
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主任医师蔡卫平
第一例艾滋病病例被正式报告时,人们束手无措,那时得了艾滋病就相当于就地宣判了死刑。
如今,不仅这样的局面已得到改善,艾滋病也并非无药可救,无医可治。药物的出现使艾滋病从绝症变成了慢性病,艾滋病病人的寿命大大延长,甚至可以活到正常寿命。
1996年,美籍华裔科学家何大一提出通过三种或三种以上的抗病毒药物联合使用来治疗艾滋病。这种多药联合的配置跟鸡尾酒的调制很相似,“鸡尾酒疗法”横空出世。这种创新的抗逆转录病毒疗法使艾滋病相关死亡率立即下降了60%~80%。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感染性疾病诊疗中心主任医师张福杰表示,“鸡尾酒疗法”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病人体内HIV病毒数量,真正让艾滋病成为了一种可治疗,可管控的慢性病,是人类控制和治疗艾滋病进程中的一个里程碑。
△图片来自视觉中国
和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相比,艾滋病最大的区别在于传染性。这给消除艾滋病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也让患者自己蒙上心理阴影和沉重负担。
2016年7月21日,来自101个国家的超过980个组织通过网络共同发表了一份声明:《无法检测到病毒载量的HIV病毒感染者的性接触传播风险》,声明中提出了“U=U”的概念,即“持续检测不出”=“不具有传染性”。
北京地坛医院皮肤性病科的主任医师吴焱用水龙头的比喻解释什么是U=U。
稳定接受治疗的艾滋病患者,原有的大量病毒已经被完全抑制,因血液里持续有高浓度的抗病毒药物,一旦有新的病毒,立刻就被等在那里的药物给杀灭了,病毒无法在体内再进行复制繁殖。身体里的HIV病毒就像被水龙头关住了,即便有漏水,马上就用盆接住,这样的话,水并不会渗进地里,病毒就不会再通过血液影响组织器官。血液中没有病毒了,精液、阴道分泌物等体液也就不存在病毒,性接触也就不具有传染性了。
2020年初至今,全球仍未走出新冠疫情的阴影,新冠病毒狡猾异常,但HIV病毒的狡猾有过之而无不及。从正式报告第一例艾滋病病例至今已经过去39年,艾滋病对人类社会带来的威胁并没有消除,治愈只是偶然,疫苗也仍是遥遥无期。
无论是新冠病毒还是HIV病毒,只要是人类共同的敌人,携手应对是人类的必然选择。
现阶段,中国对于艾滋病患者出台了一系列帮扶政策,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就是以《艾滋病防治条例》(2006)第四章第44-47条的内容形式被正式固定下来的——“四免一关怀”。除了减轻艾滋病患者的用药负担,“四免一关怀”还以支持、治疗、关怀与非歧视原则对艾滋病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帮扶。
△图片来自视觉中国
希望在不远的将来,
艾滋病治愈不再是“偶尔”,
预防不再是“夜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