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梅毒检测方法多,如何“扬长避短”?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感染引起的慢性、系统性性传播疾病,主要通过性接触、母婴垂直传播,部分可通过血液传播。国家卫计委疾病预防控制局发布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梅毒报告发病数43.8万例,较上年同期增长9.74%,其中隐性梅毒占报告病例的70%以上。
梅毒是天生的“伪装者”,其临床表极为复杂,几乎侵犯全身各器官,造成多器官损害。根据传播途径可将梅毒分为获得性梅毒和胎传性梅毒。又可根据病程发展分为早期梅毒和晚期梅毒。
梅毒感染后疾病发展过程
梅毒的实验室检测指标
对致病病原体的实验室检测,无外乎对抗原检测和抗体检测。如何根据患者的感染时期,临床表现等,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呢?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梅毒感染人体发病的过程以及体内抗原、抗体的变化。
梅毒螺旋体:如图1所示,梅毒螺旋体进入人体后,首先于局部繁殖,随后散播到全身,全身组织和器官受累,但情况多变,并不固定。因此抗原检测多用于有皮损的早期梅毒,而在梅毒中后期,以及潜伏期梅毒,很难准确采样用于抗原检测。
抗体水平变化:大约在感染2周左右,特异性IgM 抗体最早出现,随后特异性IgG抗体于感染后4周左右出现,IgG抗体出现后不易消退,可持续终生存在。梅毒非特异性抗体,一般在感染后5~7周产生,经正规治疗后大部分可消失,但部分患者会出现血清固定现象。
梅毒感染后抗体变化水平
梅毒检测方法的特点及应用
梅毒的诊断有赖于实验室检测,目前检测方法较多,抗原检测有病原体检测以及核酸检测,抗体检测又分作特异性抗体检测和非特异性抗体检测。各检测方法分析见下表,目前血清学检测是梅毒实验室检测的主流方法,非特异性抗体检测由于灵敏度和特异性均不够高,其主要应用方向已由梅毒的初筛转变为现症感染及疗效评估的指征。特异性抗体检测多为IgG 和IgM 的混合抗体,混合抗体检测不能区分既往感染和现症感染,更无法作为疗效监测的指标,临床中需要结合非特异性抗体检测才能进行判断。目前已有少数商品化产品检测特异性抗体可进行IgG 和IgM 的区分,IgM 抗体作为机体感染梅毒后最早产生的抗体,不仅是早期梅毒检测的指标,而且是梅毒现症感染、疗效监测的重要指标。此外,由于IgM 抗体的特殊结构,其在胎传梅毒和神经梅毒方面都有不可替代的应用价值。
任何一种梅毒血清学检查方法都有可能出现技术性或生物性假阳性的结果,即使是同一个试验对不同时期的患者其阳性率也不尽相同,这些均可造成诊断的含混不清。充分了解梅毒的发展过程和每种方法的特点,才能在应用中“扬长避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