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祥生梅毒,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皮肤病研究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控制中心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主要以性传播为主的性传播疾病。在全球范围内,梅毒仍然是一种流行广泛和负担严重的疾病。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每年全球新发病例560万,感染病例1800万。虽然90%以上的梅毒病例发生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但在美国、加拿大及欧洲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梅毒在高危人群中仍然流行。近年来,无论是在高收入国家还是在低收入国家,先天性梅毒感染的发病率也在增加。据估计,全世界每年有136万孕妇受到感染,导致约52万例妊娠不良结果。据2010年全球疾病负担报告,梅毒造成950万寿命损失年,主要是由于先天梅毒所致。此外,梅毒还增加HIV的传染性和感染性,导致HIV传播和感染风险增加2到5倍。因此,开展有效的梅毒预防和治疗不仅能够减少梅毒所造成的健康危害,而且能够有助于HIV的预防和控制。
梅毒预防
梅毒预防主要包括行为学和生物医学预防。行为学预防是指避免危险性行为的发生,包括减少性伴数、不与感染者发生性行为、正确使用安全套等。生物医学预防包括疫苗接种、男性包皮环切,以及暴露前和暴露后化学预防等。
比起其他传染病,梅毒疫苗的研究和开发相对是比较滞后的。目前的研究主要还是出于探讨具有保护能力的候选抗原。部分单一抗原已用于引导免疫的产生,并在动物模型中测试其保护能力,包括Tp92(BamA)、TprK、TprI、TprF、Gpd、TmpB、TpN15、TpN47、Tp0155、Tp0483、Tp0956、4D和内鞭毛等。在部分品种的兔中开展的研究已经显示出部分和完全保护作用,但是不同种类的兔及不同研究实验间获得不同的结果。
男性包皮环切对HIV预防的作用是肯定的,但是对梅毒的预防效果研究较少。最近在肯尼亚和乌干达HIV单阳性伴中的研究表明,男性包皮环切可以在男性和女性中降低梅毒发病率分别42%和59%,说明男性接受包皮环切后可以明显减少男女性伴的梅毒感染风险。
随着一系列临床试验表明在高危人群中开展暴露前预防(PrEP)和暴露后预防(PEP)能够有效预防HIV的感染同时,人们思考这样的方法是否能够成为预防梅毒的公共卫生策略之一。基于数学模型的研究表明,在过去6个月性伴数
梅毒诊治
梅毒的早期发现、及时规范治疗和追踪管理性伴是有效控制梅毒进一步传播和流行,减少梅毒感染所致并发症和不良结局的重要手段。
在梅毒螺旋体检测方面,虽然核酸检测方法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但目前仍然主要是在研究型实验室可以提供。一项系统分析表明,梅毒螺旋体PCR检测确诊梅毒的意义比排除梅毒的意义更大。最近的研究表明,这项技术可能通过检测梅毒患者脑脊液中梅毒螺旋体DNA有助于神经梅毒的诊断,尤其是HIV阳性患者中。血清学试验仍然是有症状和无症状梅毒的最常用的方法。传统的检测流程是从非特异性血清检测方法开始,阳性者通过特异性检测方法确认。随着基于酶免疫分析(EIA)或化学发光免疫分析(CIA)的梅毒重组抗原的梅毒特异性检测方法的广泛应用,反向检测流程(先特异性检测,后非特异性检测复检)明显增加梅毒感染者诊断的比例(99%),但较传统检测流程增加检测成本,以及导致潜在的过度治疗和与假阳性结果相关的任何心理社会后果。目前研发的梅毒快速检测方法多数是基于免疫层析技术试纸条(ICS)的特异性抗体检测,具有较好敏感性和特异性。同时检测特异性和非特异性抗体的快速双检测方法在高滴度非特异性抗体情况下具备较好敏感性。
神经梅毒的诊断具有挑战性。脑脊液VDRL被认为是特异性的金标准,但敏感性较低。其他脑脊液试验,包括血清学试验(如RPR、FTA-ABS和TPHA试验)和核酸检测(如PCR)都已经过评估,并显示出在诊断神经梅毒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方面的差异。
青霉素仍然是治疗各期梅毒的主要药物梅毒,对青霉素耐药而治疗失败的病例尚未见报道。然而,梅毒螺旋体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已经产生广泛耐药。针对青霉素过敏替代方案的研究主要是关注头孢曲松的疗效(尽管青霉素过敏者的头孢菌素过敏更常见)。最近在我国开展的一项研究表明,头孢曲松(1g/天,10天)对早期梅毒的疗效并不劣于苄星青霉素(240万单位/周,2周)。
梅毒血清学治愈通常定义为非特异性抗体转阴或滴度四倍下降。然而,少数患者尽管几乎可以肯定已经治愈,但血清学仍然阳性,即所谓的血清固定现象。围绕血清固定开展了一系列研究,但是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尚缺乏明确且达成共识的血清固定的定义,以及何种情况下需要对这样的血清固定现象加以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