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案例
Q:我好方呀,刚买了一瓶饮料,发觉不对劲,瓶子很轻易的就拧开开了里面像水一样明显没甜味,这肯定是被人兑了水恐艾,我最爱喝这饮料不可能尝不出来味道,找商家对质,他承认了是假货,想问如果有人往里面加了有HIV病毒的液体怎么办?会不会有危险?有胃病,如果饮料里有病毒会不会感染?
A:不会,首先雪碧等液体不是HIV病毒的载体,无法存活,即使有血液,最多能尝出铁锈味,其次,正常饮食不会传播HIV,不是传播途径。
Q:我昨天去医院抽血检查,在等结果的时候,一个艾滋病人让给我烟,我当时手上有伤口,如果他的烟上有血液接触了我的伤口,传染的几率大吗?
A:几率几乎为〇,日常交往不会传染HIV,不会通过接触间接传播。
Q:我把自己干净的卫生纸扔进厕所垃圾桶,然后有捡出来擦了下内裤,我害怕扔进去的纸上沾有粪便会不会感染呢?
A:不会感染HIV,但是会有大肠杆菌等细菌感染和蛔虫,肝吸虫等寄生虫感染风险,
Q:我在学校的厕所洗手,旁边有个外国黑人也在洗手,在我左边或者左后边半米远不是面对面恐艾,他在剧烈咳嗽,我嘴唇太干昨晚裂了。早上不知道结痂没,但没流血。他会不会咳嗽出血然后空气传播到我脸上然后感染艾滋病,中国人我就不怕了,看那个外国人挺黑的,也不知道哪的人,有点怕。
A:不可能通过飞沫传播,不要种族歧视,也不要标签化,
Q:我和艾滋患者见了面,回来把衣服扔进洗衣机了,我的洗衣机还能要吗?
A:不要的洗衣机可以捐献给有需要的人,
Q:我在路边一家小吃店吃排骨米饭时,牙龈被骨头扎破了,流血了感染HIV的几率?
A:没有风险,建议看心理医生
恐艾症
艾滋病恐惧综合征简称恐艾症,最早于20世纪80年代由国外报道,是 一种特定的混合性神经症。
恐艾症患者对艾滋病有强烈的恐惧感,并伴随着焦虑、抑郁、强迫、疑病等多种心理障碍和行为异常。目前广泛认为恐艾症是指患者反复接受血清检测,结果呈阴性,而患者一直坚信自己有艾滋病的相关症状。随着艾滋病发病率的增高,恐艾症人数也随之逐年上升。研究指出,2002-2006年有333例恐艾症患者到门诊进行艾滋病相关情况的咨询。在对艾滋病恐惧症人群分布特点分析一文中指出,恐艾症已经成为相关医疗机构目前所面临的棘手问题之一。
恐艾症分型
恐艾症的临床分型根据患者的有关临床表现,恐艾症大致可以分为5型:
(1)焦虑型:患者主要以情绪焦虑为主,主要表现为感到恐慌;
(2)强迫型:包括思维和行为强迫两种,主要表现为反复检查躯体上的可疑体征;
(3)恐惧型:主要表现为害怕与艾滋病患者接触;
(4)疑病型:主要表现为即使多次血清检测结果为阴性,仍然十分坚信自己患上了艾滋病;
(5)抑郁型: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对周围事物缺乏兴趣,严重者甚至出现自杀现象。
恐艾症成因分析
1) 存在高危行为
国外临床工作者指 出,艾滋病恐惧症在一定程度上类似于性病恐惧症,特别是梅毒恐惧症。随着我国艾滋病感染人数的不断增加以及各大媒体对艾滋病宣传力度的加深加大,越来越多的人在有过高危行为(如共用针具、不安全性行为、多个性伴侣等)之后,怀疑自己感染了艾滋病。多数患者发生高危性行为后整日郁郁寡欢,身体上稍有不适就与艾滋病的症状联系起来,同时由于这种行为的罪恶感,内心充满矛盾,更加加深了他们的恐惧感。
2) 缺乏艾滋病相关知识
(1)由于艾滋病相关知识宣传的不到位,恐艾症患者一般都知道目前尚无治愈艾滋病的方法,但对艾滋病多有不正确的认识。有调查表明,仅4%的人理解什么是艾滋病和了解艾滋病毒是传播途径及过程;有超过50%以上的人认为共用生活用品可导致传染,甚至有70%以上的人害怕与艾滋病患者接触。超过半数的恐艾者认为疲乏、体质量下降、睡眠质量差、皮疹、淋巴结肿大等自主神经症状是艾滋病的特异性症状。恐艾症患者在有过高危性行为之后,往往会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恐惧心理,而当其身体因过度恐惧出现疲乏、体质量下降等症状时,就会错误地认定自己感染上了艾滋病。
(2)大部分恐艾症患者都有较高的知识文化水平,可通过网络、专业书籍及专家咨询等各种渠道获得艾滋病的相关知识,对艾滋病有一定的了解,但常常一知半解。同时由于通过网络获得的知识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严重加深了他们对艾滋病的恐惧感。
3) 心理因素影响
有报道称,心理承受力较差、敏感多疑、脆弱者更容易患上恐艾症,他们一旦发现自己有过高危行为之后就会不断的做相关的抗体检测,且即使检查结果呈阴性,也仍然相信自己可能感染上了艾滋病。李明颖等的研究报告显示,149例艾滋病咨询者中,71.4%的咨询者存在焦虑、抑郁、失眠,怀疑,恐惧等不良心理反应,其中焦虑最为多见。Vuorio等的研究中,8例恐艾症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恐惧或坚信自己已患上艾滋病,甚至有3例患者出现自杀行为。Kausch的研究也表明,罹患或存在潜在精神心理疾病的患者,由于其强烈的自我嫌恶或羞耻感,患者更加可能有错误的认识,坚信自己已感染艾滋病,导致患者出现高度恐艾症。
4) 艾滋病本身的影响
由于艾滋病传染途径特殊,加之之前一直将艾滋病宣传成绝症,不少人都不清楚,HIV携带者依从性良好,生存质量并不会下降,不少人直接将将艾滋病与绝症画等号。
应对策略
1) 加强防艾宣传,提高人群认识
2) 给予心理支持
李太生等的研究指出,在恐艾症的治疗中主要依赖于直接给与抗焦虑药或抑郁药作用效果尚不肯定,而心理治疗是其主要治疗方法。由于恐艾症患者多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如恐惧,疑病等。医护人员应关心体贴患者,耐心细致地向患者解释出现某些类似艾滋病的症状的原因(一般为焦虑的自主神经症状,并不是感染了艾滋病的特异性表现),并给与充分理解,同时肯定和鼓励患者的认知转变,使之从内心深处认识到自己思维的不合理性,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恐慌。
结语
艾滋病恐惧症是一种身心疾病,不仅包括了“艾滋病恐惧症”,也包含了对感染其他疾病的担忧,给患者的身心带来了严重影响。恐艾症最重要的不是检测,而是心理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