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标置顶林伯虎,有趣有料还靠谱
第360期 | 本期44词 | 累计15877词
怕太长你不听
▸“技术取得进展”用英语怎么说?
▸CCR5基因价值在哪?
▸“伦敦病人”与“基因编辑女婴”联系在哪?
今日晨读
00:43起词汇讲解 |07:27起只听点评 |16:14起原文朗读
London Man May Be Cured of HIV After Stem-Cell Transplant, Researchers Say
A London man infected with HIV may be the second person to beat the virus that causes AIDS, researchers reported Monday, a finding advancing the costly and challenging search for a cure.
原文:
360期微词卡
cure
[kjʊə(r)] v. 治愈
transplant
[.træns'plɑːnt] n. 移植手术
advance
[əd'vɑːns] v. 向前推进
One Word, One World
今日重点词:
cure
重点词造句练习:
这是一种严重的疾病,但可治愈。
(参考例句下期公布)
上期参考例句()
she promised she would curb her temper.
今天这条消息喜大普奔。而且刚一出来,我看各大西方媒体都放上了头版。
毕竟,话题这么硬核,根本不用买热搜:
“艾滋病被治愈了!”
即便,这话前面还得加个限定:据称。
但是,你光看外媒扎推的阵仗也能感受到:这绝对是在终结艾滋病道路上,一座不可磨灭的里程碑。
别的不多说,你能想到的那几家基本上都出动了——
关键我没想到的,是这家。
先交代下:
这回引燃全世界的研究,刊载在最新一期顶级学术期刊《自然》杂志上。但上面那幅截屏你注意到没:我竟然是在《自然》的死对头——《科学》(The Science,也是另一本顶尖期刊)的网站上读到了这篇置顶报道。
这感觉就很像是可口可乐家出了件好事,百事可乐从自家官网上发来贺电。
一方面,这当然见出学术期刊间的友好氛围;但另一方面,能惹来对手鼓掌,我想足以折射出这项成果有多么了不起,甚至超越了一般的学术和商业竞争。
1
那么,这则刷遍英美头条的医学突破,背后故事有多曲折?
其实还好。
坐标指向英国。伦敦大学学院(UCL,王思聪的母校)收治并且研究了一名携带艾滋病毒的伦敦男性。在对他治疗和研究三年过后,研究人员确信:在他体内已经检测不出艾滋病毒。
当然就像我音频里讲了,现在就宣布这位病患的艾滋病已经治愈于时尚早——医学上,“临床治愈”通常是指停针停药后五年不复发。
但之所以现在就急着把这一病例拿出来宣布,而且能得到顶尖期刊的认可,不仅表明“治愈”可能性大,更因为这位“伦敦病人”的患病经历和治疗方案都相当独特。
首先,这名艾滋病毒携带者其实16年前(2003年)就染上了艾滋病毒,但是在药物治疗下一直没有转成艾滋病;然后也挺倒霉的,在9年过后(2012年),他又被确诊患上了一种非常危重的癌症叫霍奇金淋巴瘤,而且艾滋病和癌症之间据悉没有关联。
想想这位英国病人也是够倒霉的,一辈子得了两种绝症。
但也可谓绝处逢生。就因为要治疗霍奇金淋巴瘤,不得已医生决定给他来一个“大换血”,就是我们看针对很多白血病患者采取的终极疗法——干细胞移植。
这个手术是近三年前(2016年5月)进行的。不过跟一般的干细胞移植不同,给这位伦敦病人提供干细胞的捐赠者,其自身基因就存在特殊的突变——比绝大多数人少了两组分子结构:CCR5基因。
我们可以理解为:这位英国病人在完成干细胞移植过后,他体内的基因状况也被改变了。
尤其是这个 CCR5基因突变所带来的改变可不一般。
在手术过后,从2017年开始,医生停掉了他的抗艾药物。
从那时起算,到现在18个月了,在他的体内再也没有发现艾滋病毒。
也正是基于这个发现,有了今天这条刷遍全世界的标题:艾滋病可能被治愈了。
2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CCR5基因它可以决定一个人得不得、或者得了以后能不能再根治艾滋病?
这篇《华尔街日报》的配图我觉得讲得挺清楚。
我们知道,艾滋病能打败人类,主要靠的就是打败我们的免疫系统;而艾滋病毒入侵免疫系统的一个关键原理——就是认准了CCR5基因。
CCR5基因位于我们的“免疫卫士”白细胞的表面(就是一个个的突起),艾滋病毒进犯时,首先是将自己的病毒毒株与CCR5分子结构绑定在一起,进而攻陷我们的白细胞。
研究人员此前就注意到,有些人天生就对艾滋病免疫。结果一查基因发现:这些人是CCR5基因突变——他们的体内缺了CCR5基因,使得艾滋病在进犯时找不到落地的抓手。
但这部分基因突变的人说实话很少:只在欧洲人当中出现,而且只占欧洲血统人群的不到1%。
所以这真的是奇迹中的奇迹:
恰恰因为自己既得艾滋病,又得了另一个绝症,而要医治这个绝症需要用到干细胞移植,而给你捐献干细胞的那个人,恰恰又是百里挑一的、对艾滋病天然免疫的基因突变,然后在你身上还神奇地显现了作用……
得是多么阴差阳错的巧合,才有我们今天看到的、全世界极其罕见的艾滋病治愈者。
3
听上去这么神奇,似乎全是偶然:
偶然得了两种绝症、偶然获得有特定基因突变的干细胞移植、又偶然地在他身上起了作用……
但实际上,如果你了解近些年攻克艾滋病的路径,倒是不难发现这些偶然中的必然。
事实上我看到的不少媒体报道,都直接提到:这已经不是通过干细胞移植根治艾滋病的第一例。
在这之前(而且是好几年以前),世界上就已经出现了第一例通过这种疗法被根治的艾滋病人。
注意:我说的是“根治”艾滋病治愈,也就是被临床上确认已经治愈。
估计很多搞艾滋病防治的人都记得(毕竟是全世界第一例嘛)——
当时,这名叫做Timothy Brown的病人,因为是居住在德国的美国人,所以被称作“柏林病人”。
当时,“柏林病人”得的不是淋巴瘤,而是白血病,所接受的干细胞移植过程也更为复杂艾滋病治愈,但是原理却和今天这位“伦敦病人”几乎一致:给他们捐献干细胞的人本身存在CCR5基因突变。
所以,这次出现的全球(可能)第二例被完全治愈的艾滋病人,他的最大意义在于什么?
各位可千万不要小看这个第二,因为在此之前,第一例“柏林病人”被很多专家视作是偶然。而这次,由于有了这个“第二例”,就必将使得科学家对“利用CCR5基因突变来根治艾滋病”有了更大的笃定。
所以我们真的可以说:我们已经迈出终结艾滋病的一大步!
4
但最后还想给各位提供些平衡观点。
对于CCR5基因突变,这里听着新鲜,但其实在前不久我们还刚刚跟它打过交道。
还记得那对引发伦理争议的基因编辑女婴吗?
她们的主刀手贺建奎博士,他之所以之前对这些孩子下手(准确讲是对她们的胚胎进行基因编辑),他想要编辑的部分就是CCR5基因。
他这么做的理论基础和我们今天所看到的艾滋病案例其实本质上一致,只不过区别在于:
今天这个案例是在已经出生并且患病的人体上实行,用的是干细胞移植的手段;
而贺建奎博士是在胚胎上(而且是没有感染艾滋病毒的胚胎上)试图直接把人家的这组基因给剪掉(而且没剪成功,“脱靶”了),所以手法上是有本质的不同,伦理上也天差地别。
另外各位可别忘了:艾滋病毒入侵我们的细胞,通过CCR5分子结构仅仅是其中的一种方式,而且主要是在欧美国家;而对于在我们中国活跃的艾滋病毒类型,入侵路径则并非如此。
所以,对于没有通过CCR5分子结构染上艾滋病的人,这种治疗方法很有可能没用。
另外在这场成功的实验背后,其实还有很多的失败案例。
我也看到,除了这位伦敦病人,还有与他采取类似疗法的所谓“波士顿病人”(就是在波士顿招募的一批志愿者)。
那批病人在进行了干细胞移植后,虽然也产生了效果,但却没有像这位老兄那么明显,他们的艾滋病毒在过了一段时间以后又重新在身体中出现。
而且,有人治愈并不意味着整个疾病的消亡;即便一种疾病变得可以治愈,它的治疗成本和难度依然可能让你难以企及。
所以,一只眼睛我们盯着前沿,另一只眼睛我们则要盯着眼前:做好个人防护,特别是在易感人群中爱自己、爱别人,我想这始终是根本之道。
爱滋病,你若不爱Ta,Ta又如何滋生你。
你怎么看艾滋病这件事?
欢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