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艾,因为害怕感染艾滋病导致的焦虑不安,抑郁消沉,疑病妄想,强迫检测,这些都是比较典型的“恐艾症”症状。如何缓解,克服恐艾症呢?这个一般需要根据每个人的实际情况来确定“脱恐方案”。
首先要确定的是一个人为什么会恐艾?
简单来说,90%的“恐艾症”患者确实是因为在自己身上发生一些“高危行为“,比如和陌生人发生了不洁(无保护的)性行为。这种情况,如果对方是艾滋病患者,的确存在感染和传播艾滋病的风险,这时的“恐艾”一定程度上是很正常的表现。与之相反,有高危行为还不恐艾的人,才是神经过分大条的“傻子”。
高危后,大家可能会过分的敏感,如果刚好这个时候身体又出现了一系列“不适”症状,很有可能会大大加深人们对艾滋病的恐惧程度,于此同时,也会大大增加人们“脱恐”的难度。
这种情况,如果脱恐呢?
可以在“窗口期”过后,通过HIV相关检测来排除艾滋病感染。根据我国《艾滋病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诊断》标准,现有诊断技术检测HIV抗体、抗原和核酸的窗口期分别为感染后的3周、2周和1周左右。当然,如果是明确的高危行为,比如无保护的肛jiao,建议大家过分保守一些,8周、12周复检阴性,彻底脱恐。
《艾滋病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诊断》标准中关于窗口期的解释
再有,另外10%的恐艾症患者,他们往往并没有发生过任何实质性的“高危行为”,但也可能会强烈的恐惧艾滋病。
比如有的人恐慌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会传播感染艾滋病,恐慌去医院看病,恐慌打疫苗,恐慌各种伤口,恐慌被人恶意传播,恐慌和陌生人聚餐,恐慌公共马桶等。
可以说,这种“无端”恐惧完全是由于自己对艾滋病不了解导致的,这个时候如果再过分的依赖手机、电脑搜索,反复,无节制的翻阅艾滋病相关信息,就会刻意营造恐怖气氛,很有可能会加深“恐艾症”病情。
这种情况,如何脱恐呢?
首先,不要过分依赖手机、网络续命,这个时候,手机往往并不能带来安全感,手机过度搜索病情=加重恐艾症病情。切记恐艾,理智一点,不要杞人忧天,日常生活不会传播艾滋病。成年人要有自己的判断能力,很重要的一点:放下手机,回归到正常的生活总去。
各种行为传播艾滋病的风险
再有,脱恐的话,尤其是比较严重的恐艾者,成功脱恐是一个系统的过程,需要恐艾者自己的积极配合。
很多恐艾者,平时就养成了一系列不好的习惯,比如有的人“又怂又坏”,刚刚成功脱恐了,又去高危了,这种情况无疑恐艾一次比一次严重;还有的人,总是对照网上的艾滋病感染“症状”,自己当专家诊断自己,还特别认死理:发烧了,我感染了艾滋病;腹泻了,我感染了艾滋病,有皮疹,我活不下去了;还有的朋友,不相信检测结果,检测会不会有“假阴性”?医生会不会故意检测不准?我要不要再多检测几次?由此就进入恶性循环中不能自拔。
这些坏习惯,是需要恐艾者自己去调整,去克服的。对于无端恐艾者来说,积极的锻炼身体,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调整好身体状态,多想,多做有意义的事情。
大丈夫立于天地之间,当养天地浩然正气,行光明磊落之事,克己、慎独、守心。
接下来的几条建议,希望有助于大家更快的脱恐:
1、相信科学检测
对于有明确“风险行为“的恐艾症患者,通常的建议是过了窗口期,做一下HIV相关检测(包括:HIV抗体检测、HIV抗体抗原检测、HIV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就可以完全排除感染艾滋病的可能。
和无谓的担心和猜疑相比,科学的检测仍然是快速摆脱艾滋病恐惧有效的办法。
2、不要过分的恐惧艾滋病相关症状
很多恐艾症患者的注意力往往集中在自身的不适症状上,认为心里不舒服,情绪低落,有轻微的发热,有腹泻,身上长痘等躯体症状就是所谓的艾滋病“急性期”症状,这是非常不科学的。一方面,并不是所有的艾滋病急性期感染都会有“症状”,症状不能作为直接确诊艾滋病感染的依据;另一方面,艾滋病前期症状几乎没有特异性,事实上,前期的焦虑、睡眠不好、着凉、其他病原体感染等等都有可能导致自身出现类似“急性期”的不适症状。
从临床的角度来看,结合具体的流行病学史,配合科学的检测恐艾,一定程度上参考症状,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毫无疑问,检测仍然是确诊和排除艾滋病感染的“黄金标准”,过分的纠结不适症状没有意义。
3、可以尝试转移注意力
经过检测已经排除艾滋病感染的恐艾症患者,或许,一场轻松愉悦的聚会或者旅行就很适合你,一场酣畅淋漓的游戏或者运动也很不错。走出去,放松心情,赶走内心的阴霾,可以有效的缓解内心的恐惧。
有时候环境能影响一个人的心境,与其每天抱着手机混乱的搜索艾滋病相关信息,不如屏蔽相关信息,安心的工作和生活,不关注是治疗恐艾症的一剂良药。
4、吸取教训,不要频繁发生高危行为
很多时候,一部分恐艾症患者往往会陷入一个误区,本身因为有一些高危行为,导致很严重的恐艾。经过漫长的检测和疏导周期最终脱恐了,但用不了多久,又再次发生了高危行为,可以说一点教训都不长。
这种情况是比较危险的,从临床上来说,反复的有风险行为,会导致自身感染艾滋病的风险成倍增加。于此同时,反复的有风险行为,反复的恐艾,会导致脱恐的难度大大增加。大家一定要记住,追悔莫及没有意义,只有牢记教训,不再去发生高危行为或者提前做好保护措施才是有效的。
5、寻找专业人士的帮助
出现严重的恐艾症表现,自己不能有效缓解的,一定要及时的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很多时候,大家对于艾滋病的理解是不到位的,自己胡乱的科普,很可能会适得其反,比如,只要是性行为做好了保护措施(戴套)就不算是传播艾滋病的高危行为。甚至从临床上来看,全程戴套,没有无保护“体液”接触,安全套没有破损的情况,几乎是不会传播艾滋病的。
很多时候,专业人士的几句“良言”,就能够帮助你快速的脱恐。
6、热爱生活,洁身自好
对于普通人来说,正常的生活、工作、学习,交往固定的伴侣,洁身自好,没有多性伴的情况,杜绝各种毒品,可以认为几乎不存在感染艾滋病的可能。对于性活跃期的人,尤其是青壮年,养成正确的恋爱观、婚姻观、性爱观非常重要,并不是性伴多就是“成功”,找到一个人白头终老才是一种最高级的浪漫。
作为成年人,大家要正视自己的欲望,也要管理好自己的欲望。日常生活,调整好自己的生活状态,关爱家人,维系朋友,将注意力更多的放在生活、学习和事业中。
君子慎独,不欺暗室。 卑以自牧,含章可贞。
希望大家针对自己的情况,有高危的,过了窗口期,抓紧去检测;没有任何高危的,麻利点,放下手机,去跑几圈,回来好好睡一觉,脱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