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毒感染的概述1、定义
梅毒是由苍白(梅毒)螺旋体引起的慢性、系统性性传播疾病。主要通过性途径传播,临床上可表现为一期梅毒、二期梅毒、三期梅毒、潜伏梅毒和先天梅毒(胎传梅毒)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列为乙类防治管理的病种。
2、症状部位
皮肤、黏膜
3、症状科室
皮肤科
4、常见病因
显性和隐性梅毒患者是传染源
梅毒感染的原因及发病机制
梅毒患者的皮肤、黏膜中含梅毒螺旋体,未患病者在与梅毒患者的性接触中,皮肤或黏膜若有细微破损则可得病。极少数可通过输血或途径传染。获得性梅毒(后天)早期梅毒病人是传染源,95%以上是通过危险的或无保护的性行为传染,少数通过接亲吻、输血、污染的衣物等传染。胎传梅毒由患梅毒的孕妇传染,如果一、二期和早期潜伏梅毒的孕妇,传染给胎儿的几率相当高。
1、传染源
梅毒是人类独有的疾病,显性和隐性梅毒患者是传染源感染梅毒,感染梅毒的人的皮损及其分泌物、血液中含有梅毒螺旋体。感染后的头2年最具传染性,而在4年后性传播的传染性大为下降。梅毒螺旋体可通过胎盘传给胎儿,早期梅毒的孕妇传染给胎儿的危险性很大。
2、传播途径
性接触是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占95%以上。感染梅毒的早期传染性最强。随着病期的延长传染性越来越小,一般认为感染后4年以上性接触的传染性十分微弱。
患有梅毒的孕妇可通过胎盘传染给胎儿,引起胎儿宫内感染,可导致流产、早产、死胎或分娩胎传梅毒儿。一般认为孕妇梅毒病期越早,对胎儿感染的机会越大。孕妇即使患有无症状的隐性梅毒还具有传染性。
梅毒感染的检查诊断鉴别方法1、梅毒感染的检查方法
1.1、分子生物学梅毒检查:
分子生物学梅毒检查主要得益于PCR技术的广泛应用于临床,所谓PCR,即多聚酶链式反应,即从选择的螺旋体DNA序列中进行,从而增加选择的螺旋体DNA拷贝数量,用特异性探针来进行检测是较好的方法,这样进行梅毒检查时诊断率一般都很高。
1.2、显微镜检测:
通常使用暗视野显微镜观察梅毒螺旋体,通过对其病原体的检测,可及时掌握一期、二期梅毒患者的病情。
1.3、脑脊液检查:
当出现神经症状、经过驱梅治疗无效的晚期梅毒患者,应作脑脊液检查。这一检查对神经梅毒的诊断、治疗及预后的判断起到的作用都很明显。
1.4、梅毒螺旋体IgM抗体检测:
免疫球蛋白称为IgM抗体,把其用到梅毒的诊断上具有敏感性高、能早期诊断、能判定胎儿是否感染梅毒螺旋体等优点。
2、梅毒感染的诊断鉴别方法
根据早期和晚期梅毒的皮肤损害特点仔细检查全身皮肤、粘膜、淋巴结、毛发、生殖器官、肛门、口腔等。
梅毒感染的危害
一期梅毒:通常在感染后7~60天,生殖器出现米粒样大小、无痛无痒、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晰的硬结或疹子,大多数为单发,周边坚硬,表面迅速糜烂、溃疡,但无脓或不适感觉。持续时间为4~6周。如不及时治愈感染梅毒,将转变为二期梅毒。
二期梅毒:出现全身症状,如发热、头痛、骨关节酸痛、肝脾肿大、淋巴结肿大;接着出现梅毒疹,特点为疹型多样(斑疹样、丘疹样、脓疱性及扁平湿疣)、广泛而对称、不痛不痒、愈后多不留瘢痕、驱梅治疗迅速消退。
三期梅毒: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出现结节性梅毒疹,特点为对称性、大小不等、质硬、不活动、不破溃、表皮正常、无炎症、无痛、可自消;好发于头皮、肩胛、背部及四肢的伸侧。同时可侵犯内脏,特别是心血管及中枢系统等。
先天性梅毒:患儿出生时即瘦小,出生后3周出现症状,全身淋巴结肿大、无粘连、无痛、质硬。出生后约6周出现皮肤损害,呈水疱、斑丘疹或丘疹鳞屑性。可发生骨软骨炎、骨膜炎。多有肝、脾肿大。2岁以后多继发为晚期,威胁生命。
梅毒感染的防治方法1、梅毒感染的预防方法
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到无卫生保障的公共浴池洗澡,不与人共用手巾,剃刀,餐具等,因为接触病人已污染的衣物,用具能也会感染梅毒。对于未婚的男女双方,在婚前进行必要的梅毒检查以及婚后女性妊娠期检查也是很有必要的。
2、梅毒感染的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